【禁書】《血紀》上集(6)

【新唐人2011年9月28日訊】【編者的話】《血紀》記述了大陸一名五十年代的大學生孔令平先生,被打成右派而下放四川西部甘洛農場,在勞改農村二十年的血淚歷程。《血紀》一書完全可以與前蘇聯作家索爾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島》相比。小說《古拉格群島》反映了蘇聯人民在斯大林統治下的血腥恐怖讓人觸目驚心,而《血紀》則完全是以孔令平先生的苦難經歷為主線。這條主線也是毛澤東禍國殃民的編年史,更是陳力、張錫錕、劉順森等先烈的英雄史詩。書中人物眾多,文筆樸素,使中共監獄的慘無人道和烈士的壯懷激烈躍然紙上。

孔令平先生在本書前言中說:「當這本書有幸與你相逢時,讓我們珍惜這種來之不易的相識,為融化中國專制主義,建立中華民主而共同增加一把火。」下面請看長篇紀實連載《血紀》

第二章:監督勞動的最初歲月

從沙坪壩到南桐,進入目的地南桐礦區叢林煤礦時,已是晚上八點多鍾了。車隊一直開抵叢林小學的操場壩里才停下來。藉著教室走廊射出來的微弱燈光,我們從車上御下了各自的行李,搬進了一排已沒有學生上課的空教室里,打開行李,吃了隨帶的干饅頭,在升旗台左側水池邊洗漱后,已是深夜了。

顧不得那教室三合土地上的潮濕,便打開了被子就地而眠。

第二天天剛亮便被下放幹部的領隊催促著醒來,全體人員在升旗台前集合,由下放幹部的組長王懷壽點了名,並按照預先編好的名冊,將所有的人分成五個大組,每一個組都配備了四至五名的下放幹部,並指定了組長。

我們這個大組共十八名右派,四名下放幹部,魯召是我們的主要管理者。四名下放幹部中有一位女幹部,這次下放唯獨她一直很沉默,好像心事重重的。

分組完畢,王懷壽講了話,他說:「從今天開始,根據黨的政策和學校安排,我們每一個右派將分散的到指定的農家,接受農民的監督勞動,這是一次接受貧下中農教育的機會,每一個人都應當認清前途,在這個改造環境中,脫胎換骨,重新做人。」

講話完畢,各隊分列出發,我們這個組在魯召的帶領下,穿山越嶺,繞著山路走了十余里地,中午時分才到達名叫「界牌」的地方。

南桐是四川著名的煤窩子,礦區大大小小數十個礦井散落在山丘起伏的山陵中,同農家田舍交織相倚。這裏的農村、農田阡陌交錯,小溪潺潺,被一個接一個的山包分割成一些小小的村落。

時值初夏麥黃季節,山坡上一塊一塊麥地里,泛出一種泥土和霉氣混雜的氣息來。

才下過幾天雨,今天正是晴天,卻難看到下地幹活的農民。麥子好像被草交纏著顯得荒涼。但那綠樹成蔭的小道,倒挺秀美,走在其間並不覺得熱,只因為背負行李,手提沉甸甸的帆布書包,走不上三里地大汗直冒出來。

在一處山樑上小息五分鐘,迎來田梗上吹來的風,敞開自己的衣服,特感涼爽,似乎驅散了幾個月鬱積在校園內的煩悶,大家開始說話,指點那嵌在綠蔭叢中的點點農家:「小屋平頭虛落里,炊煙起處是人家。」

可惜,我們現在落魄的心裏總是凄凄惶惶,不知道,哪裡才是落腳棲身的住處?

(待續)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