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步】壺中天地 醉看風華

【新唐人2010年4月28日訊】“壺中天地”出自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下途歸石門舊居》“何當脫屣謝時去,壺中別有日月天。” 而唐代李中的“壺中日月存心近,島外煙霞入夢清。”以及元稹“壺中天地乾坤外,夢裡身名旦暮間。”也有相似的描述。後又有元代劉秉忠《永遇樂》“壺中天地,目前今古,今日還明日。”等詩句。

“壺中天地”向人們展現的是道家悠閒、清靜無為的崇尚仙境之生活。一個小小的酒壺中就有一方天地,非凡夫俗子所不能洞徹也。據說道教“天師”張道陵在四川境內的雲台山修行,他命弟子張申為雲台道觀主持,張申就是神仙壺公,他有一把酒壺,只要念動咒語,壺中會展現日月星辰,藍天大地,亭台樓閣等奇景,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他晚上會鑽進壺中睡覺。

壺中天地的故事也引起了我對酒文化的諸多思考。

酒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載體,酒在人類交往中佔有獨特的地位。不少文人寫下了品評鑒賞美酒佳釀的著述,留下了談詩、作畫、鬥酒、養生、赴宴、離別等佳話。歷史上和酒有關的名句典故 一直層出不窮,如“金谷酒數”、“琴歌酒賦”、“酒逢知己千杯少”等等。

在唐代文人中,嗜酒者極眾,李白可推為之首。據說在他眾多的詩篇 中,有六分之一與酒有關。因而曾稱為“酒中仙”。他在其《贈內》一詩中寫道:“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雖為李白婦,何異太常妻。”可見李白的的確確是一 個“不可一日無此君”的醉仙。

說到李白與酒,2009年的神韻晚會中有一個節目叫《李白醉酒》給觀眾朋友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提到一首與 “醉酒”有關的詩“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李白《九日龍山飲》) 節目中表現的是大詩人李白遭貶謫後,一日醉酒夢見一群漂亮的仙女在月亮裡翩翩起舞,他忘記了憂愁,完全沈浸在美麗的樂舞中,可是那種美瞬間即逝,酒醒後一切都不復存在。夢醒後,最終詩人把一切煩惱拋到九霄雲外, 用詩歌將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從中,我們能夠讀出詩人在不得志之時依然不能忘記自己的鴻鵠之志,而人世滄桑,人們當知時光短暫,珍惜擁有的瞬間和美好的回憶。

2010年神韻晚會中同樣出現了“醉酒”的節目《武松打虎》,“武松打虎”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而神韻藝術家吳巡天卻將一個打虎英雄演繹的非常精彩,他醉酒的步伐、神情、依然透露著瀟灑,英氣逼人。

古代詩人好酒,因為酒可使人陶醉、使人忘我、使人詩興大發。蘇軾在《飲酒》中說:“我觀人間世,無如醉中真。”說的就是我看世間上的人,看來看去,只有他在喝醉時的性情最率真了。是啊很多人善於虛偽做作,平時總是帶著一張假面具,因而常在喝醉時才能流露出一個人的真性情。

其實,醉酒而不醉心,依然能在風華落盡之時談古論今、笑傲江湖,這樣的人同樣會令人肅然起敬。這一切在神韻舞台上的精彩展現,也讓我們看到神韻舞台就是一方中國傳統文化的壺中天地,那就讓我們年年都沈浸其中,醉看風華……
 
                                                                                               —— 成文於2010年2月10日 琴文軒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