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步】雨風:清明隨思

【新唐人2010年4月5日訊】清明節,也叫踏青節,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到來,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爭相效仿,於此日祭祖掃墓,就這樣歷代沿襲下來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說到清明,不由地讓人想到一個文人數千年前於汨羅江前,以一聲“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長嘯震徹蒼穹。這個人就是屈原。一個用悲憫譜寫了人生境界和愛國熱情的詩人。他留給後人憑弔浩渺煙波的同時,也留下了千古以來粽子的清香和賽龍舟的激昂。這位傑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在秦將白起攻破郢都時悲憤難耐,遂自沉汩羅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寧願做一個孤傲的獨行俠,也不願與邪惡為伍同流合污去改變自己堅貞的意志。我們可以從他鏗鏘有力的文字中清晰地勾勒出他的整個世界和整個人生。

在政治清明的古時,敢於直言上諫者更是比比皆是。魏徵就是一個這樣的文人。貞觀十二年(638),魏徵看到唐太宗逐漸怠惰,懶於政事,便奏上著名的《十漸不克終疏》,列舉了唐太宗執政初到當前為政態度的十個變化。他還向太宗上了“十思”,即“見可欲則思知足,將興繕則思知止,處高危則思謙降,臨滿盈則思挹損,遇逸樂則思撙節,在宴安則思後患,防擁蔽則思延納,疾讒邪則思正己,行爵賞則思因喜而僭,施刑罰則思因怒而濫”(選自《魏鄭公文集》)。後來,魏徵病逝家中,太宗親臨弔唁,痛哭失聲地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我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魏徵一生敢於面折廷爭、直言上諫、從不退讓,使得一朝天子對他十分敬畏,以其為鏡。

然而今天的中國卻令人惶恐,當今敢言的作家寥寥無幾。中國老一代的文化學者們在經歷了數次的政治運動以後變得越來越麻木,他們不少人學會了明哲保身的安身之道。中國年輕一代的“80後”們則避開“敏感詞”直奔“愛情”主題,醉生夢死在自己真實抑或編造的字裏行間,對“愛”的自由表達成全了他們成為“青年作家”光環的夢想。可是,對於文人而言,不能說真話,不能用自己的筆針砭時弊、口誅筆伐,這份痛苦可想而知。筆者始終認為沒有勇氣點明世態的文字稱不上一流的作品,無論這文字有多麼優雅、語言多麼漂亮,都終難見思想者智慧的光輝!

中共統治下的中國社會為鉗制人的思想對人進行“思想改造”,對於一些人來說“洗腦”比死亡更令其痛苦。如果“洗腦”一旦成功,人將被塑為一部機器和行屍走肉。無知者接受“思想改造”,愚鈍者習慣“思想改造”,奸猾者主動妥協於“思想改造”,而那些剛直、勇敢且具有正見之人卻決不會屈服於強迫者的淫威,他們會用自己哪怕微薄的力量面對這一切,無論經歷什麼都不會放棄對抗。就像今天世上的一股清流法輪功學員一樣,他們和平的努力在向世界證明非暴力的真、善、忍的正義力量一定能改變世界,而這種堅毅的品格和不屈的精神也足以世代承傳並影響後人前赴後繼……

“真話不能講,謊言滿天飛”是當下中國最為嚴重的危機,為此,因言獲罪的人比比皆是,按照這樣發展下去,中國如何能出現言論自由,文化興盛,政治清明?何時才能迎來一個社會真正的穩定和諧?可筆者依然堅信:儘管近60年來中國的天空一度昏暗,但天空不會永遠如此,它應該回歸到蔚藍、透澈、清明的顏色,它應該是自然、純淨與和諧的,那才是人們心中嚮往已久的天空美質。

看到當今中國人心不古、道德敗壞、文化頹喪、人性變異,我只想呐喊:中國,你該“清明”了……

          ——成文於2010年4月4日 琴文軒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