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農田乾旱飲水難 融雪當寶貝

【新唐人2010年2月23日訊】 立春以來,甘肅省中東部地區乾旱形勢十分嚴峻,全省乾旱面積達2060.6萬畝,其中農作物受旱面積達600多萬畝,冬小麥、冬油菜受旱較重,有17萬畝出現死苗絕收現象,人畜飲水困難程度一度加重。天水會寧老百姓的吃水問題十分困難。


  
天水80多天未發生有效降水

據大陸媒體報道,自去年12月份以來,天水市降水偏少,截至目前,80多天未發生有效降水,導致天水山區普遍出現旱情,134萬畝農田受旱。

“如果再有一個多月仍無有效降水的話,冬油菜將有死苗的可能,春播作物也將無法下種,災情出現將不可避免。”村民不無憂慮地說。

乾旱導致部分山區群眾飲水發生困難,由過去的靠飲山泉、小溪及水窖水,轉變為吃水靠拉水買水,群眾吃水支出加大。目前全市有7.21萬人、1.18萬頭牲畜發生不同程度的飲水困難。

據抗旱辦調查瞭解,截至目前,天水水庫、塘壩、人飲水窖蓄水嚴重不足。全市12座小型水庫有9座乾涸,除張家川縣石峽水庫蓄水能力為歷年同期的 30%外,張家川縣東峽水庫、秦安蘇家峽水庫等空庫運行。塘壩338座,乾涸212座,蓄水量比歷年同期少五至六成。
全市人飲水窖蓄水情況調查結果顯示, 目前滿窖1.42萬眼(7%),2/3窖3.5萬眼(20%),1/3窖7.5萬眼(42%),1/3窖以下5.6萬眼(31%)。

就農作物而言,天水全市農作物受旱面積134萬畝中,輕旱91.2萬畝,重旱36.7萬畝,乾枯6.1萬畝。冬油菜受旱最為嚴重,春播地塊缺墒面積162萬畝。
  
  
會寧飲水遇極大困難
  
由於去年大旱,會甯大部分農民水窖裏積水很少,人畜飲水遭遇極大困難,農民不得不買水吃。苦於昂貴的水價,村民想盡各種辦法取水,或融化積雪、或水渠盛水……
  
農戶家融雪解渴
  
2月20日,正月初七,在農村來說年味還濃,可是李淑蘭老人再也無暇享受節日帶給她的閒暇時光了,她得找水。
  
李淑蘭老兩口生活在會甯縣桃花山鄉東河村武家下面社,這裏乾旱少雨,人畜飲水非常困難,全憑窖水生活。由於去年全年少雨,水窖裏面存水不多,到去年底時已經無水可喝。在外地打工的兒子寄來錢買了兩三輪車水,這才暫時解決了人畜的吃水問題。
  
“現在家裏就我們老兩口和一個小孫子,用水不多,主要是養的牛太費水了。”李淑蘭家在去年年底之前養了四頭牛,由於乾旱缺水,只好把三頭牛賣了,現在剩下的一頭牛也讓李淑蘭愁腸不已,因為一頭牛每天要喝兩桶水,這等於她們一家人三天的用水量。
  
今年過年期間,會寧地區普降瑞雪,這讓李淑蘭緊皺的眉頭有所舒展。20日中午,陽光明媚,老人用臉盆盛滿積雪,放在了院子裏的太陽灶上,和記者 閒聊的時候,積雪很快融化。老人小心翼翼地將融化的雪水倒進水壺裏,“這水乾淨,燒開了給你們喝。”老人說,她把院子裏大部分的積雪掃在一起倒進了水窖, 融化的雪水可夠人畜飲用一陣子。因為水窖裏買的水所剩不多了,最多能吃半個月。
  
“雪水太少,解決不了問題,現在就盼著天氣趕緊轉暖,下些雨,這樣窖裏面才會存上水。”
  
渠中積水成寶貝
  
距離李淑蘭老人家100公里的新原鄉甘岔村村民張有倉也正在為飲水發愁。20日下午,他挑著水桶來到公路邊的水渠旁。
  
水渠裏散落著枯敗的樹枝殘葉、羊糞還有其他的生活垃圾,公路上的積雪融化成雪水後,順著水渠流下來,老張就坐在水渠旁,用缸子舀起緩緩流下的雪水,倒進身旁的水桶裏。
  
“窖裏沒水了,這水人也得吃啊!”老張說。老張所在的村子十年前還有泉水和井水,但是近年來泉水和井水都乾涸了,人畜飲水的唯一依靠就是水窖。和會寧大部分鄉村一樣,去年的大旱少雨使得他們水窖裏的存水很少。
  
“這幾天村裏的人都在找水,有錢的就買水,沒錢的就像我一樣,有人還在溝裏面拉冰。”順著老張手指的方向,記者看到有村民正在砸碎溝底積雪融化形成的冰塊。老張說,村民把冰塊倒進水窖,等融化了就可以喝了。
  
大概一個小時的時間,老張的兩個水桶裏盛滿了略顯混濁的雪水。邁著蹣跚的腳步,老張挑起水桶消失在公路的一頭。
  
賣水人生意紅火
  
大年三十這天,村民李國華還在四處奔波,他在為周圍村子裏沒水的村民送水。
  
李國華家住在會寧縣黨峴鄉廟兒村,近幾年村子周圍地下水位下降,泉水和井水乾涸,唯獨他家附近的一眼山泉還能流出少量的水來。善於捕捉商機的李國華去年初借錢在家門口修建了兩個蓄水池,然後用水泵將泉水抽到水池裏,哪里有人缺水,他就開著三輪車到哪兒賣水。
  
“從去年後半年開始,周邊20公里的村民幾乎都缺水了,我每天都在送水。”李國華說,到大年三十他還在送水,初一初二兩天,由於下雪路滑他才有 了休息的機會。初三的時候他給三馬子綁上防滑鏈就又開始送水了,因為有的農戶家沒水吃了。李國華告訴記者,他現在每天接到不下20個讓他送水的電話,但由 於山路不好走,現在平均每天他只送七八車水,最多也就送十來車。
  
李國華的三輪車一次能拉1.3立方米水,按照路途的遠近,一車水收取10元——40元不等的錢,用他的話說:“每天能掙七八十元。”儘管好多人家的水費採取賒賬的方式。
  
“現在我們附近80%的人家都沒水吃了,全都靠我送。”李國華說,現在他的蓄水池裏的水還滿滿的,預計能送到4月份,4月份之後他的生意能不能維持,還是個未知數。
  
高水價令人咋舌
  
李國華送水的生意很好,但張旗峰卻想不通。
  
張旗峰的老家在李國華村子的附近,他在蘭州工作,今年過年回家聽家人說起買水的事情,他的家人是以每車35元的價格買了兩車水。他這樣算了一筆賬,三輪車一次最朵拉1.5立方米水,每立方米水的價格為23.3元。
  
張旗峰說,去年蘭州市對城市供水價格進行了調整,居民生活用水價格每立方米由1.45元調整為1.75元,看看會甯農村的水價,已是蘭州水價的十多倍。
  
廟兒村村民張國軍也算了一筆賬,一車廂水是100桶水,這樣一桶水的價格也在0.35元,每天一個家庭,人畜最少也得4桶水,也就是說一個農民家庭光水費一天就是1.4元,這還不算平常洗衣服等其他用水。
  
會寧縣自來水公司也向縣城周邊的村民賣水,但賣水的價格要比縣城居民生活用水的價格高。縣城居民生活用水價格每立方米是1.7元,但農民買水每 立方米的價格是2.8元。公司一部門負責人說,因為農民買水有的搞基建,所以是工業用水的價格,每立方米是2.5元,水站還要收取0.3元的損耗費用。
  
水價再高,人畜還得用水,為了減少用水的開支,張國軍在近兩個月內除了內衣幾乎沒洗過衣服,洗頭也是10多天一次,洗臉也不敢用香皂,因為洗臉的水牲口還要喝。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