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米”改善營養不良現象

【新唐人2010年1月2日訊】專家們正在試驗一種新的方法,來防止世界上最普遍的營養不良現象,那就是缺乏鐵質。鐵不足問題影響著全世界35億人口的健康。特別是在不吃肉或吃不起肉、因此只靠穀類維生的人當中,這個問題更普遍。小麥和玉米通常可以人為提高鐵含量,稻米比較困難,不過最近也有所突破。

缺鐵會使成人感到疲勞,降低生產力;會增加幼兒患傳染病和死亡的風險,還會損害兒童的運動功能和長大後的學習能力。

在主食中添加鐵質是解決鐵不足和預防更嚴重的後果──貧血──的方法之一。但是營養專家發現,在大米中添加鐵質而又不損害大米的外形和滋味,非常困難。

荷蘭瓦格寧根大學的專家迪耶哥・莫瑞提和他的同事們試圖把攙有鐵質的稻米粉用機器加工成米粒形狀,讓它看上去和當地出產的稻米一樣。

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2006年報導的一項研究中,莫瑞提和他的同事們把這些加了鐵的假米和真米混合,讓體內缺鐵的印度小學生食用。這些兒童中的貧血症減少了一半,而繼續食用一般大米的兒童貧血症狀沒有改善。這些孩子們根本分辯不出添加鐵質的米和普通大米有什麼不同。

巴西聯邦大學的專家馬克・貝伊納今年1月在《營養學》雜誌發表了一篇研究報告。他和他的同事們用這種仿造米改善了幼兒對鐵的吸收。他說,這種米如果大量投入商業生產,成本非常小:“每袋5公斤裝的大米,成本不過增加百分之3到5。這不算多。而不採取任何措施的代價要高得多,因為不治療患貧血症的年輕人口,後果是損失很多年的生命。”

布朗大學的珍妮佛・弗里德曼研究發展中國家產婦及兒童的健康問題。她說,將含鐵質的米投入商業生產是重要的第一步:“但是,長期堅持這種措施、確保這些公司維持經營,非常困難。在不願改變生活方式的人當中用一種他們接受的方法推銷這種產品,會使成本增加。”

一個叫作“途徑”的非營利組織正嘗試在巴西、哥倫比亞和印度推廣一種添加了鐵質的所謂“超級米”。

──轉自《美國之音》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