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步】 容易用錯的成語 你用錯了哪個

【新唐人2009年9月11日訊】

【編者的話】

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在應用中卻常常被用錯,許多人甚至至今還渾然不知。我們今天轉載這篇文章,希望大家從自己做起,正確運用這些成語,給我們的后人留下正統的和正確的中華文化。

容易用錯的成語 你用錯了哪個

  侃侃而談——“侃侃”本為剛直之意。談得理直氣壯才叫侃侃而談。人們大多用此語形容聊天,形容人很能說,滔滔不絕地說,屬誤用。

  呆若木雞—— 這個成語人人都知道,但它的原意是什麼呢?其實是這則出自《莊子》的寓言故事:有一位紀先生替齊王養雞,這些雞不是普通的老母雞,而是要訓練好去參加比賽的鬥雞。紀先生才養了10天,齊王就不耐煩地問:“養好了沒有?”紀先生答道:“還沒好,現在這些雞還很驕傲,自大得不得了。”

  過了10天,齊王又來問,紀先生回答說:“還不行,它們一聽到聲音,一看到人影晃動,就驚動起來。”又過了10天,齊王又來了,當然還是關心他的鬥雞,紀先生說:“不成,還是目光犀利,盛氣淩人。”又一個10天後,齊王已經不抱希望了。沒料到紀先生這回卻說:“差不多可以了,雞雖然有時候會啼叫,可是不再驚慌,看上去好像木頭做的雞,精神上完全准備好了。其他雞都不敢來挑戰,只有落荒而逃。”

  原來活蹦亂跳、驕態畢露的雞,不是最厲害的。目光凝聚、紋絲不動、貌似木頭的雞,才是“武林高手”,根本不必出招,就令群雞望風而逃。

  七月流火——乃《詩經幽風》“七月”中的首句,七月流火,是指七月裏火星沉向西,流火,火星向下沉落;流:下沉;火:星名,又名“大火”。夏曆五月黃昏時,、火星出現在天空正南方,六月斜向西,七月便由西向下沉落。“七月流火”說的是時令節氣,沒有一點氣溫高低的意思。

  萬人空巷——萬人:形容人多;空巷:指離開家從街巷裏走出來,並非說街巷空空,人都待在家裏。有詩為證:“賴有明朝看潮在,萬人空巷鬥新妝”(蘇軾《八月十七複登望海樓》),說的就是人們都走出家門去城外看潮水。

  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悶也不過火。常被人用來表示商品銷售不夠火爆, 且寫作“不溫不火”,真是不倫不類。

  差強人意——大體上使人滿意。多誤解為不能使人滿意。

  空穴來風——空穴是來風的條件,既能來風,必有空穴,傳聞有一定根據。大多用來表示毫無根據,完全用反了。

  三人成虎——傳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誤解為團結合作力量大。

  美輪美奐——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麗。媒體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語,錯。

  炙手可熱——形容人很有權勢,含貶義。媒體擴大其使用範圍,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離其本義。

 首當其沖——首先受到攻擊,一般作謂語。常被人誤用為定語,代替“首先”。

  鼎力相助——只用于對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則太不謙虛。

  一言九鼎——說話有份量,起決定作用。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首鼠兩端——遲疑不決。常誤解為言行前後不一致。

  溢美之詞——過分贊美的言詞。常誤用于褒義場合。

  脫穎而出——比喻人才嶄露頭角。陸星兒曾誤用于“脫穎出來,瀟瀟灑灑地活一輩子”;還有人說“從母 鯨腹中脫穎而出”。

  蓬蓽生輝——謙敬之辭。廣告語說“讓您的居室蓬篳生輝”,簡直是罵人。 蓬蓽:編蓬草、荊竹為門,形容窮苦人家。使寒門增添光輝(多用作賓客來到家裏,或贈送可以張掛的字畫等物的客套話)。 出處:元秦簡夫《剪發待賓》第三折:“貴腳踏于賤地,蓬蓽生光。”
示例: 謝人過訪日~。(清程允升《幼學故事瓊林宮室》)

  不可收拾——無可挽救,不可救藥。常有人在“一發而不可收”這句慣用語後加一“拾”字,變褒為貶。

  出奇制勝——作謂語,不帶賓語。說成“出奇制勝叛軍”之類則錯。

  不負眾望——沒辜負大家的期望,褒義。

  不孚眾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貶義。這兩個成語常被混用。

  義無反顧——為正義而勇往直前。常被用于毫不猶豫的幹壞事,錯。

  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態度蠻橫或愚昧無知。容易誤解為不可理解。

  望其項背——可以趕上。只用否定形式。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項背”表示“趕不上”,錯。

  差強人意——大體上使人滿意。多誤解為不能使人滿意。

  拋磚引玉——自謙之辭,不能用于對方或第三方。

  風聲鶴唳——驚慌疑懼,常與“草木皆兵”連用。有人用“殺得風聲鶴唳”來形容戰鬥激烈,錯。

  敬謝不敏——謝,推辭;不敏,無能。表示推辭做某事的婉辭。錯用于拒絕別人的要求。

  人滿為患——強調人多的壞處,貶義。錯用于表示人很多的情景,如“櫃台前人滿為患”之類。

  鬼斧神工——建築、雕塑等技藝精巧。常被誤用來形容自然景物。

  始作俑者——首先幹某件壞事的人。濫用于一切倡導人。

  文不加點——寫文章一氣呵成,不須刪改。不可理解為“不加標點”。

  側目而視——不滿而又懼怕地看著。常誤解為“目光輕蔑地看”。

  良莠不齊——一群人中有好有壞,側重于品質。不用于水平、成績等。

  無所不至——什麼壞事都幹。與“無微不至”有天壤之別。

  明日黃花——過時的新聞報道或事物.不能寫作昨日黃花.

  評頭品足——比喻在小節上過分挑剔.與中性的評議不同.

  休戚與共——同歡樂共悲哀 與患難與共不同

  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與”置之不理”不同。

  翻雲覆雨——比喻反複無常或玩弄手段.不能表示氣勢宏偉。

  彈冠相慶——貶義,常被誤解為中性的互相慶賀。

  期期艾艾——這句成語是由“期期”和“艾艾”結合而來的。“期期”見于《史記張丞相列傳》:“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雖欲廢太子,臣期不奉詔。”“艾艾”見于《世說新語言語》:“鄧艾口吃,語稱‘艾……艾’。”根據以上記載,後人引伸出“期期艾艾”這句成語,形容口吃的人說話不流利。

  無可厚非——不必作過嚴厲的批評,與無可非議程度不同。

  煢煢孑立——孑然一身、處境孤單,無依無靠,指一生不指某時。

  因人成事——依靠別人把事情辦好,只能表貶義或自謙。

  耳提面命——表示長輩的諄諄教導,不用于同輩之間和貶義。

  駭人聽聞——多指社會上發生的壞事使人聽了吃驚,強調客觀效果。

  咬文嚼字——一般用于貶義,除非貶詞褒用。

  處心積慮——貶義,褒義用“殫精竭慮”。

  火中取栗——比喻冒險為別人出力而不知上當。

  繪聲繪色——形容描寫生動逼真,常誤用作代替”有聲有色”。

  危言危行——講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褒義。

  不可向邇——不能接近。

  一發而不可收——行為不受控制或無法停住。

  一發不可收拾——更加無法整頓。

  賞心悅目——主浯是人,如果主語是物,要說”令人賞心悅目

  不可開交——無法擺脫或結束.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不亦樂乎——不一定非樂不可,常用來表示達到極點的意思

  無所不至——什麼地方都去,什麼壞事都幹

  不足為訓——不值得作為准則,與教訓無關。

  平鋪直敘——可用為褒義,指文章不講究修辭,指把意思直接敘述出來。

  見仁見智——意見不統一,使用中要注意防止前後矛盾。

  水落石出——事情的真像已經弄清,不表示追求正確答案或道理。

  改頭換面——只只在表面上有所改動,其內容卻依然如故,貶義。

  光怪陸離——色彩紛繁,現象奇異,中性,不要誤認為貶義。

  如履薄冰——強調主觀心態之謹慎小心,而非客觀情況之危急。

  不知所雲——指說話人說得不好,而非聽者不理解。

  目無全牛——技藝十分純熟,常誤解為沒有全局觀念。   

  誅心之論——晉趙盾不討伐弒君的亂臣賊子,而史官記載為趙盾弒君,後世稱此為「誅心之論」,見《左傳》。後指不問罪跡如何,僅就動機用心而加以遣責的言論。亦指深刻的言論或批評。《鏡花緣》第九十回:「那時他雖滿嘴只說未將剪子帶來,其實只想以手代剪。這個『撕』字乃誅心之論,如何不切!」

來源:北大中文論壇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