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洗腎前預先植管 治療效果好

【新唐人2009年6月23日訊】(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縣22日電)許多慢性腎臟疾病患者往往拖到病情緊急時才願意接受透析治療(洗腎),醫師建議可提早在門診時擬定階段性治療計畫並預先植管,可降低感染併發症風險,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奇美醫學中心腎臟科主治醫師王憲奕表示,在腎臟移植、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 3種腎臟替代療法中,台灣有超過 9成病患選擇到醫療機構進行血液透析,可能是因為器官移植的風氣和觀念較不盛行,病患也不喜歡自己在家進行醫療行為所致。

他說,有7、8成的門診病患會拖到病情緊急後才願意進入透析治療,但適當的透析前準備工作,可為治療提供較好的透析品質及減少相關併發症。

王憲奕表示,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病患應在治療前3至6個月就先建立好人工血管,以確定將來可提供足夠血流量、及減少臨時透析導管可能帶來的感染症。

他說,選擇腹膜透析治療者也應在4至5週前預先植入腹部導管,讓導管在皮下及出口部分充分癒合,減少感染併發症的機會,病患也可利用這段時間學習有關腹膜透析治療的相關技術;進入透析治療後,就能馬上接受足夠劑量的治療,減少需接受緊急透析治療的危險。

王憲奕表示,台灣透析病患盛行率每百萬人口超過2200人,和國人生活飲食習慣息息相關,除了建議民眾多運動少菸酒、飲食少油少糖外,需要就醫時,也要充分配合醫師,擬定階段性治療計畫,才能平順進入規則透析治療。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