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自慰型的經濟重振

溫家寶總理就國內經濟危机多次表示,中國"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維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多次重复"中國的金融体系相對穩定,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基本面依然還是好的"—-此話也成為官方主流對外應對的必備話語。

可現實之复雜決不會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無視危机背后錯縱复雜的因果關系,用盲目樂觀自我麻醉的方法鼓舞人心士气,欲使經濟起死回生,顯然是單純了些。面對股市不振,房市崩盤,車市疲軟,企業倒閉,失業爆增這些"經濟基本面",哪一項是信心之源?畸形的產業布局,分化的社會矛盾,無度的貪污腐敗,強勢的政治高壓,恢复信心的基礎何在?

請看:

一、財政赤字:08年奧運之后國內經濟加速下滑,本年度財政赤字總計達1100億元(約160億美元)。

二、失業人員:不說難以估量的城鄉隱形失業和政府掌握中的登記失業人員,只就高達2500万的失業農民工盲動大軍這一項來說,對政治穩定的沖出就足以讓人發怵了。

三、投資拉動:央府規划的4万億投資有兩點必須澄清,第一是此天文數字能否籌到尚待驗證,第二是其中"有近2/3是"老開支新包裝",而實際新增開支僅有1.5万億元人民幣",更別說緊隨央府規划之后,地方政府竟再放大到井噴般的18万億,錢從何來?

投資拉動因為沒有考慮惠及民生這個消費終端,所以不可能使危机長久消除,最多只能算是短平快的救急之策,從根本上解決不了中國內需不足的老大難問題。

四、土地危局:土地利用規划里的主要指標是,在2010年保證18億畝的耕地面積,而國務院則要求把18億畝耕地保有量死守到2020年。總計約22万億的躍進式投資,所需建設土地与耕地減少,資源浪費,環境破坏如何協調?

五、外貿出口:"中國大陸地區用几倍的實實在在的物資換回了一堆堆的美元紙幣。而比這個更糟糕的,是換回了美國的次級房貸的債券。有人認為,這次次貸風暴的最大的冤大頭就是中共政權。"—-中國**革命是否近在咫尺? 張良

而且,就是這些代人打工的力气活和被中國津津樂道的數字經濟,也不像之前那樣輕易得手,想做就有,而是正以加速度的趨勢減少着 、下滑着……..

就世界經濟危机現狀綜合分析,有些成因和結果是各國共有,有些則是中國所獨有。國內种种跡象表明,中國要面對內外交困的雙重壓力,已失去了可以讓人高枕無憂的現實基礎(甚至說這种基礎從來就沒有存在過更合理)。但讓人哭笑不得的是,中國在此情此景下竟然自欺欺人毫無緊迫之感,還能夠盲目樂觀在國際上以"天朝"甚至"救世主"自居。

好多事情之成敗信心無疑是關鍵,但不是唯一決定因素。就本次危机而言,信心源自于既有經濟基礎、國人心態和政府的責任与大度,"實力"是信心存在的現實條件。—-“實力"有軟硬之分,中國的硬實力外強中干后繼乏力,只可呈一時之能并無長久之效,又軟實力從來毫無建樹,故不具備"實力"一說。

恢复市場信心固然重要,但市場信心的确立首先是要市場主体—即國民和企業這些單位經濟人的信心恢复在前,而不是政府主導下的一意孤行強行推動。所以,在國民對市場信心沒有恢复之前,政府所謂"信心、實力"者,只不過是"大忽悠、大口號"罷了,毫無新意可言。

就中國而言,最大的困難怕并非經濟本身,而是長期存在于中國社會的政治因素居多,也即因為政府的封閉和強權,使國民心里的那种"精神"早已被某种意識閹割得蕩然無存,成為一個精神"奄人"。

習近平說: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這确實是問題的症結,同時更是中國的最大致命傷。

試問:中國現存的政治-經濟制度能夠适應現進危机的變化和需求嗎?

2009.2.13.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