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週刊(129):民主黨國策與奧巴馬的明星效應

姜:為期四天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於8月28日,星期四晚間,在有8萬4千人參加的大型集會的焰火中落下帷幕。集會在丹佛市Invesco橄欖球場舉行。當晚奧巴馬正式接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 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大黨的黑人總統候選人。這也是民主黨全國大會首次面向公眾開放,目的是讓根多的草根族選民參與進來,為總選衝刺造勢。集會上,奧巴馬就經濟、稅收、能源、貿易、外交等問題發表了演說。他所強調的「改變」,究竟會給美國帶來什麼?又是什麼原因,使奧巴馬在不到四年的時間內,從一個不知名州參議員躍升到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呢?請看報道。

==========
焦點話題1:民主黨國策與奧巴馬的明星效應
==========

記者:奧巴馬在演講中表示,在美國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必須要增加中場階級的稅收。增加稅收也是民主黨的經濟政策的主導思想,和他們推行的全民醫療保險的經濟基礎。那麼,這種殺富濟貧的經濟政策是否能扭轉美國經濟低迷的現況?

芝加哥僑界名人宣樹浩:「民主黨呢偏向拚命地做社會福利一條路,換句話說讓窮人大家都得到好一點的照顧。當然這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對經濟來講,沒有辦法挽救低迷的經濟。經濟基本上還是 要靠上面的有錢人把工業帶動,工業帶動,相對的自然就有就業機會。 可是只在底下,把低收入的人強迫他們有收入,事實上這無法帶動工業。 」

在能源問題上,民主黨致力於能源保護,奧巴馬在演講中也表示,要推動風力、太陽能等綠色能源的開發,對此,在國家實驗室工作多年的宣樹浩也擔心,這種理想化的東西是浪費錢。

芝加哥僑界名人宣樹浩:「他想走的路跟當年卡特很接近, 就是說,太陽能啊,海洋能啊,等等這些東西,當年卡特那個時候,所有這些軟性能源,到最後基本上什麼也沒做出來,為了環保,把所有錢扔進去之後呢,到最後並沒有真正做出任何東西。 象煤的液化,煤的氣化等等,花很多錢在卡特那個時候 ,我看到奧巴馬的能源政策好像也是朝那個方向走。」

星期四晚間,伊州聯邦參議員荻克德賓在介紹奧巴馬時說,4年前,奧巴馬在波士頓民主黨全國大會上首次發表演說時,很多人都不認識他,甚至不知他的名字怎麼發音,而今,我們決定讓他成為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那麼,在不到四年的時間內,奧巴馬為什麼能夠從一個州參議員躍升到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呢?

伊州邦參議員 德賓:「他天才得到很多人的認同,的確升得很快,但絕不超出他的水平。他是一個有天賦,考慮周到的人。他的正確的價值觀,他將是一個偉大的總統。」

奧巴馬伊州代表 張秀賢:「我覺得他個人的才能,吸引力,還有就是他給大家帶來希望。」

伊州聯邦眾議員 瑪麗莎 彬 「我覺得就像他的書《無畏的希望》,他傳遞的信息, 讓美國夢變得有目標,充滿希望和強大的動力。這是我們國家的立國之本,看到這樣的信息,人們很激動。」

伊州州參議員,奧巴馬的前同事,他的升起絕對是神奇的,人們總是問為什麼,可以說他是這麼的真實,每個人都會記得和他的第一見面,甚至在他還沒有成名的時候,他還是一個州參議員,我記得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 他落落大方,你講話的時候,他總是看著你的眼睛,你知道他在聽, 除此之外,他是那麼坦誠,他有能力表達他的感受,談論人們關心的重要問題。

楊曉玫:奧巴馬的口才和他的形象,讓他蒙上了一層明星的光環,不過能否獲得最後的勝利,好要拿出可以說服人的政策。在未來,他還要針對美國的經濟、能源、外交、國防等,與麥凱恩展開三場面對面的辯論。

新唐人電視台記者楊曉玫丹佛採訪報道。

姜:謝謝曉玫。本次民主黨全國大會,有4百多位來自各國的政黨代表,應邀以觀察員的身份列席了會議。可見國際閒對美國大選的重視。而民主黨的外交政策一直是被攻擊的軟肋,為什麼呢?我們接著來看看本台記者的深度報道。

==========
焦點話題2:外交是民主黨的軟肋
==========

記者:在美國共和,民主兩黨之中,民主黨一向主打國內經濟牌,但在外交和國防方面一向有軟弱之稱,這一點也經常被對手攻擊。兩黨的這一區別有歷史淵源,也是民主黨選戰中一直致力於改善的形象。

鮑勃.彼特,政治學教授,堪薩斯瓦斯北大學:(這一區別)來自於冷戰,前蘇聯共產主義對峙時期,兩屆共和黨的總統讓人覺得共和黨在國防和外交上很強,尼克松和裡根] [同一時期,70和80年代,卡特是唯一個民主黨的總統。他在台上時為伊朗人質事件困擾,同時蘇聯入侵了阿富汗,他的反應讓人覺得民主黨在國防上很弱。

民主黨今年的選戰一直利用伊拉克戰爭來攻擊共和黨的國防政策。

喬.凱蘭,時代週刊專欄作家:我覺的指責民主黨國防外交方面軟弱的想法很愚蠢也很固執。我覺的重要的是要平衡,懂得什麼時候用武力,什麼時候不用武力。

不過無論共和黨還是民主黨,在過去二十年中,他們的對華政策基本上都是採用了和親的政策。

==========
焦點話題3:評麥凱恩選擇女州長為競選搭檔
==========

姜:星期五,麥凱恩宣佈名不見經傳的阿拉斯加州年僅44歲的女性州長塞拉 佩林作為他的副總統人選,出乎意料。塞拉 佩林有五個小孩,其中兒子在伊拉克服役。她2006年首次當選阿拉斯加州長,目前只做了不到兩年。雖然佩林並不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女性副總統提名,但這突然的決定,讓美國民眾還是很吃驚。認為麥凱恩選擇佩林是要爭取希拉裏的支持者。至今仍有很多希拉裏的支持者,對民主黨懷有不滿情緒。但也有人批評麥凱恩,只注重選票,而忽視了國家利益,並指責佩林沒有掌管國家的經驗。下面請看本台評論員田園的分析。

姜:共和黨全國大會9月1日在明尼囌達州,聖保羅召開,我們將把會議的情況待給您。

===========
社區巡航:中華民國僑委員會委員長吳英毅專訪
===========

姜:最近,中華民國馬英九政府一方面呼籲"外交休兵",另一方面在參與聯合國,加入東盟以及參與其他國際組織,以及加強美台關係,日台關係等方面,仍有不少積極進取性的佈局和作為。而且馬英九在接受台灣遠見雜誌專訪時表示,他在外交上推動「外休兵」,如果大陸不休兵,很快就看得出來,政府馬上就恢復「交兵」,這話說得有點咄咄逼人。就此,已有評論認為雖然目前兩岸表面"和解"但由於"民主"與"專制"的根本性差異,很可能因為兩岸任何一方的發言不慎和政策衝突重啟新的爭端。本周,中華民國行政院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吳英毅到訪美國,我們的記者就對他進行了一次專訪,我們來聽聽他是怎麼說的。

記者:今年台灣總統大選,政黨再次輪替,台灣的中國國民黨重新執政,新上任的中華民國行政院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吳英毅上任後受到海外華人僑社的熱情歡迎。

僑委會委員長吳英毅:「我到紐奧爾良之後或在加拿大的時候,所有傳統僑社都一直出來,紐約(僑社)甚至把街口封起來,車子不能過,好多獅子好多僑團來歡迎我。其實大家不是歡迎我吳英毅僑務委員長這個位置,大家歡迎的是2008年國民黨的重新執政。所有的僑胞大家有一樣的心情,八年來我們這些好朋友、這些傳統僑社,被有意無意的分離了。但是現在大家看到國民黨重新執政,其實國父孫中山先生是他們心中最崇拜的,也就是說自由、民主、人權、均富這個是海外傳統僑社尊重的普世價值。」

應對共產黨對華人僑社不計成本的全面經濟與利益統戰攻勢,新上任的中華民國僑委會委員長吳英毅也提出了中華民國政府對僑的「建議」。

僑委會委員長吳英毅:「兩岸的高度政治性的活動的時候,大家心中自有一把尺,因為我最怕的是大家在10月1日去參加什麼「會」的話,大家高高興興的去參加了;但是10月10日你叫他們來參加我們的「會」的時候,一個都不敢來,那我們不是虧大了嗎?所以有名氣的這些僑務委員,我有一個要求,如果你們覺得他們對你們好,如果你們覺得你可以影響他,那就請他們到我們的僑教中心來訪問,我們僑教中心有中華民國的國旗,僑教中心是我們中華民國政府的所在地。」

新政府上台後,除就直航、陸客赴台、投資鬆綁等民生政策做出調整外,馬英九政府上台執政一百天當中還提出「活路外交」、「外交休兵」、以及僑委會應海外僑社呼籲提出的「僑務休兵」等兩岸、外交、僑務政策,那「僑務休兵」究竟是何含義呢?

僑委會委員長吳英毅:「其實僑務休兵是差不多一個月前,6月在三藩市訪問時那邊的僑領提出來的。它的意義是這樣的:如果僑社請我們中華民國官員來的時候,把花排得很整齊,一會兒大陸的官員來的時候把這些位置挪動的很歷害或者把花拿下來,他說是不是以後僑務可以休兵?因為外交休兵了,僑社是不是可以「休兵」?所謂的緣由是這樣起來的。

我覺得,如果海峽兩岸在外交可以休兵下,談談僑社休兵沒有什麼特別的關係,我覺得僑務休兵一樣可以。但是在這個僑務休兵的狀況下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說,中華民國台灣如果可以伸出兩隻手來降低兩岸緊張的形勢的話,一個這麼大的國家是不是應該有更好的表現,當我們伸出兩隻首的時候是不是中國大陸應該有更好的表現。」

「向自由、民主邁步」,相信大陸的觀眾朋友們已經知道了這個「外交休兵」政策對於大陸方面的意義。 兩岸在國際社會上的實力對比,台灣明顯略遜一籌,但最近,馬英九政府一方面呼籲"外交休兵",另一方面在參與聯合國,加入東盟以及參與其他國際組織,以及加強美台關係,日台關係等方面,仍有不少積極進取性的佈局和作為。 而且馬英九在接受台灣遠見雜誌專訪時表示,他在外交上推動「外休兵」,如果大陸不休兵,很快就看得出來,政府馬上就恢復「交兵」,這話說得有點咄咄逼人。就此,已有評論認為雖然目前兩岸表面"和解"但由於"民主"與"專制"的根本性差異,很可能因為兩岸任何一方的發言不慎和政策衝突重啟新的爭端。

馬英九相關談話言猶在耳,聯合國秘書處不巧就公佈了中共駐聯合國常任代表王光亞函潘基文的內容,信函說:台灣沒有資格參與聯合國專門機構,同時中共外交部發表談話提出台灣參與聯合國專門機構活動,是企圖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侵犯中國領土完整,干涉中國內政,中共政府堅決反對。可見,雖然台北政府提出休兵「善意」,可一直處於政權合法性危機中的共產黨政府卻一直沒閒著。那麼馬先生要不要馬上交兵,我們拭目以待?

===========
港台掃瞄:烽火歲月,823炮戰五十週年
===========

姜:今年是八二三炮戰五十週年,一九五八年八月二十三日中共開始炮打為中華民國政府據守的金門小島,四十四天之內,發射了將近四十八萬顆炮彈,數量與密度堪稱人類戰爭史上的紀錄。由於這是一九四九年以後台海第二次大規模的軍事對抗,也有人稱為是「第二次台海危機」,這場戰役也決定了未來海峽兩岸各自走向完全不同的道路,一起帶您來回顧。

記者:歷史悠久的閩南古厝、氣息濃厚的戰地工事、悠閒自然的生活步調,調和出道地的金門味,很難想像,五十年前的金門曾經炮火隆隆,彈雨紛飛。金門列島,離大陸廈門最近的地方只有2.3公里,卻隸屬於相隔280公里的台灣,是保衛台灣的前線,更是自由世界在太平洋上的反共前哨。

1949年,蔣中正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退守台灣,國共隔海對峙,形勢緊張。1958年8月23號下午,中共突然開始猛烈炮擊金門,在短短八十五分鐘內,發射了三萬多發的炮彈,頓時炮彈如雨般落下。當時,台灣三位副司令官於第一波炮彈群落地爆炸瞬間,全部殉難。其中包括蘆溝橋事變中,發射第一槍,力抗日軍的抗日名將吉星文。

吉星文將軍之子 吉民立:八二三炮戰開始,兩位副司令官,章傑將軍跟趙家驤將軍 ,當場陣亡, 我父親是受傷, 那受傷他還跟醫官講說 ,我在抗戰受過太多傷你, 先不要管我, 你先去救其他的官兵

八二三炮戰中,總計金門落彈四十七萬多發,平均每一平方公里落彈三千一百六十發,金門的每一寸土地幾乎都被炸翻了一遍。

金門地方耆老 林國財:嚇死人了,就好像下雨,要跑去哪裡死,對不對,那時候也沒人有防空洞,大人小孩都沒有,要躲去哪裡死呀。好像大人在打小孩一樣,躲在桌下,屁股露出來,沒辦法呀,你要躲在哪裡?大家都這樣,這樣子而已。

金門鄉土文化促進會理事長 陳滄江: 你完全不能體會說,明天是什麼?我甚至有很多親友,突然間不見了,所以有人去看電影,一個炮打下來死了很多人。這都是命啊,你無法去掌控你的命運。

金門縣金湖鎮鎮長 李成義: 這段歷史是很多金門人的夢魘。

炮戰開打後,美國因與台灣有協防協定,派出許多戰艦協助運補,並發表聯合公報,重申反共與捍衛中華民國的立場

台大政治系教授 明居正:最後美國很明確的表示會來幫忙,然後調動了很大的艦隊, 人員到了台灣之後, 中共曉得說美方對協防台灣是很認真的, 所以它的目標開始調降。

吉星文將軍之子 吉民立:美軍有提供我們八寸榴炮 我們發了幾發 可能因為那個炮彈很大 他還說我們用的是 因為那個一打 所有的空氣都往外擴張 等於那個東西根本沒氧氣了 所以他們還說我們打原子彈等等 因為當時資訊缺乏他們也未必知道什麼叫做八寸榴炮

台北市八二三戰役戰友協會理事長 陳卿:四十四天過後呢, 共匪也不行啦 ,它要找一個面子啊, 在國際上要有面子啊 ,它宣佈什麼人道關係啊, 為了人道, 所以他們單打雙不打, 就來這一套

中共眼看在戰場上已無再進一步的可能,而美國對中華民國的外交支持相當堅定,因此主動宣佈停火,之後又恢復炮擊,最後是單日炮擊雙日息火,成了奇特的戰爭形態「單打雙不打」,長達二十年的時間。

台大政治系教授 明居正:中共的政治目標它要維持一個戰爭的態勢,維持緊張的態勢 防止台灣獨立,對台灣來說我們某種程度也希望保持兩岸之間某種緊張的態勢,因為如果不緊張的話,美國可能會把台灣放手,放掉了,台灣內部也能太過鬆懈,所以對老蔣總統來說呢,讓步讓到三分軍事、七分政治,至少維持兩岸的對峙態勢,保持一個反共復國的國策, 對整個兩岸情勢是有利的,因為如果兩岸放太鬆的話, 國際上會覺得說, 你們既然不打內戰,了那我們就不理了,那一不理的話,台灣很可能就會丟掉。所以他的設計是,讓我們在對抗情況下,繼續停留在民主陣營當中。

當時金門全島百姓不分男女老少,組成民防自衛隊,兩岸軍事的緊張,讓陳滄江談起孩提時的經歷仍心有餘悸

金門鄉土文化促進會理事長 陳滄江:那個炮彈啊,很準哦,打到頭,整個頭都不見了,在我們家就在我們家,那一個我父母親不敢讓我看。那個屍體,他不敢讓我們看,我知道那個阿兵哥車子,那個屍體他用軍毯,把他包起來,帶走。

炮火成了金門人生活的一部分,金門人也練就了聽炮聲,辨別方位好功夫。

金門鄉土文化促進會理事長 陳滄江: 那時候金門人已經訓練到可以聽炮的聲音,跟閃光的距離,來判斷那個炮彈大概落在什麼地方,很準哦。

地方耆老 林國財:如果我們聽到這樣子…….(做動作),趕快趴下去,糞在那邊你也要坐下去。不然在身邊而已。它如果 (做動作),不管它,做我們的事不用管它。

為了避開炮火攻擊,台灣軍隊在金門挖掘了大大小小的坑道。目前已經開放民眾參觀,成為吸引遊客的熱門景點。

台北市八二三戰役戰友協會前理事長 連城珍:八二三的勝利,奠定了台灣的繁榮。

八二三台海戰役總會長檯 呂芳煙:不要忘記台灣,八二三打了勝戰,才有台灣。

1987年,長達近50年的兩岸對峙冰封溶解,1992年,金門解除戰地任務,2001年實施小三通,由金門到廈門之間,兩岸船隻開始自由往來。2007年經由小三通來到金門馬祖的中國籍旅客首度突破十萬人次。2008年6月金門全面擴大小三通,當年反共的前哨,現在成了兩岸交流的前導。

褪下了戰地的神秘外衣。過去金門曾經號稱駐守的十萬大兵,如今剩下數千人,昔日兩岸戰爭遺留下來的堡壘、反登陸樁、坑道等戰地遺跡也成了遊客的觀光勝地。單打雙不打遺留下的炮彈殼,造就了遊客必買的金門名產菜刀。走過逢火歲月,金門已經聞不到戰爭的煙硝味八二三炮戰的勝利,使台灣免於文革的腥風血雨,締造了日後的經濟奇跡與民主發展,八二三炮戰過後五十週年,民主與共產、自由與專制,兩岸制度的不因台海形勢的緩和有所改變。

台大政治系教授 明居正:回頭去看老蔣總統的政治設想,其實很值得我們回味,兩岸之間如果說太過放鬆的話,那很可能會模糊敵我界線, 也就是兩岸要和解那是一件好事,但不能完全和解,因為中共畢竟完有放棄併吞台灣的野心,如果中共是很民主很進步的政權,雙方統一是一件好事情,但中共在一黨專政,民主還沒有實現以前,我門被吸納過去的話,就是我們最大的不幸,也是人類一個很大的悲劇, 另外就是大陸同胞也就失去了一個真正民主化的機會跟希望。

表面上的春暖融冰替代了昔日短兵交接的緊張局勢。居安思危,八二三炮戰所留下堅決反共的精神,在現今的氛圍中,更顯珍貴。

新唐人亞太電視 胡淨妮 楊忠其 金門採訪報導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