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檢查文物展 再現民主發展史

【新唐人】為了紀念設置檢察官制度一百週年,台灣法務部特別舉辦了「檢查世紀文物展」,從中可以看到台灣民主關鍵性的發展,包括當年黨外異議份子呂秀蓮、黃信介等人的總統特赦令。

台灣目前的「檢察世紀文物展」在台中市文英館展出,內容包含了五大主題,包括從清末民初、日治時期到近年的檢察官審檢制度分離的種種過程。

工作人員 陳小姐:(台灣)在清朝時代,1906年引進檢察制度。

台中地方法院高分院 檢察官 張曉雯:台灣現在比較朝向,改良式的當事人進行主義的一個訴訟法制,也就是說,檢察官在案件審理上,他負有實質舉證責任。早年一黨專政時代,免不了走後門,但遇到頑固的檢察官,也讓首席檢察官踢到了鐵板。

台中地方法院高分院 檢察官 張曉雯:從民國四十七年黃項堅檢察官針對南投縣長李國楨涉嫌貪瀆弊案,當一審判決無罪的時候,他認為應該要提起上訴。

工作人員 陳小姐:後來延首席(檢察官)就在上面寫一個,奉令不上訴,這個案件就被記者媒體報導,後來延首席就被撤職。

這是日本政府在台期間搜索台灣黑色聯盟蔣渭水與設置台灣思想檢察官等文件紀錄。現場還有李登輝總統針對黨外人士頒布的特赦令。這項文物展將展至一月底,參加民眾均可獲得一份禮品。

新唐人記者 鄭智安 謝平平 台灣台中報導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