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习G20晚餐会 盘点贸易战热点议题

【新唐人北京时间2018年12月01日讯】美国总统川普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将于12月1日G20峰会时举行场边晚餐会,外界视此为美中元首多年来最重要的一次会谈,但能否令双方贸易战降温,备受全球各国关注。

中央社报导,美中贸易战已让全球明年的经济蒙上阴影。目前美国对价值2500亿美元的中国销美货品加征关税,已近乎去年中国销美货品总额5060亿美元的一半;中国则对1100亿美元进口美国货品加征关税做为报复。

美国广播公司新闻网(ABC News)报导,美中贸易战已对2018至2020年的经济成长预测构成影响。

国际货币基金(IMF)在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报告中说,全球经济停滞不前,部分原因是贸易关系紧张和新兴市场受到的压力。

IMF在7月发布的报告中,将2019年全球经济成长预测从3.9%下修至3.7%。

这份报告将美国经济成长下修0.2个百分点至2.5%,中国经济成长则下滑至6.2%,幅度与美国相去不远。

倘若贸易冲突持续存在,到了2020年,情况会变得更严重,全球经济成长将下滑0.8%,美中的成长也会明显下滑。贸易战将引发许多后果,包括全球经济恐有衰退之虞。

美国也反对世界贸易组织(WTO)至今仍将中国归类为“开发中国家”。这包括有利于中国国有企业的条款。

美国对中国贸易赤字去年达到3750亿美元,几乎达美国全球贸易赤字的一半。

“国会山庄报”(The Hill)报导,美国联邦官员一再指控中国骇客窃取商业机密,并说这才是导致美国对中国货品加征关税的根本原因。

川习会料将聚焦贸易问题的同时,国会山庄(Capitol Hill)议员表示,他们期待两国领导人共商数十年来一直困扰美国企业的商业间谍活动。

尽管数十年来,中国窃取美国企业智慧财产的行为屡见不鲜,但网路专家发现,骇客近几个月变得愈来愈具侵略性,有些更采取了较具破坏性的新策略,使他们更难侦测骇客活动。

美方官员上个月已示意,他们考虑以加征关税以外的方式来惩罚中国骇客,包括进行一系列的诉究。

中美贸易战 热点议题

盘点过去中美贸易战的热点议题,包括中美贸易失衡问题、扩大中国市场开放、促使中国经济结构改革等。其中,经济结构改革的内容广泛,主要包括中国屡遭质疑、有碍公平竞争的“国家资本主义”行为。

从双方过去数月的交涉来看,北京对于贸易失衡、扩大市场开放要求已陆续做出回应。然而,经济结构改革部分,却迟未见北京做出具体让步。

1、中美贸易失衡

中国是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17年美国对中国存在高达逾3750亿美元贸易逆差,这当中,中国对美出口货品价值约为5055亿美元,美国出口中国的商品金额则为1300亿美元。

巨大的贸易逆差触发关税战,成为中美贸易战的起手式。美国自7月6日起已对中国祭出3波惩罚,加征10%至25%关税,涉及2500亿美元中国产品。

做为反击,中国也对美国加征5%至25%的关税,涉及美国产品规模为1100亿美元。由于中国是顺差国,1100亿美元产品加征关税形同倾尽所有气力,在关税战上已无法“以牙还牙”。

中华经济研究院WTO及RTA中心副执行长李淳表示,对中国来说,贸易失衡算较表层、容易解决的问题,中国已有所反应。11月在上海登场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对外宣示中国肯“多买”的意愿。

而早在2017年11月川普访问中国时,中美企业曾签署总额超过2500亿美元的商贸合约和双向投资协议。中国一口气向波音(Boeing)采购300架飞机,晶片大厂高通(Qualcomm)拿到120亿美元大单。

2、扩大市场开放

中国在许多领域对外资准入、持股比例予以限制,美国驻北京大使布兰斯塔德(Terry Branstad)就曾表示,市场开放问题是中美之间的分歧之一,并说美国希望看到关于中国市场开放的具体时间表。

关于市场开放,中国已不断释出讯息,根据“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内容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清单长度由63条减至48条,在铁路、证券、汽车制造等22个领域祭开放措施。

降税也是对扩大开放的回应。中国自7月1日起降低民生消费品税率,品项包括服装鞋帽、厨房用品、洗衣机、冰箱等家用电器,及水产、护肤、美发、化妆品及部分医药健康类产品,最多降了逾12个百分点。

在汽车产业方面,同样自7月1日起,将税率分别为25%、20%的整车关税降至15%,降税幅度分别为40%、25%;将税率分别为8%、10%、15%、20%、25%的汽车零组件关税降至6%,平均降税幅度46%。

3、中国经济结构改革

中国长久以来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特色在于由政府主导经济和国企,以致外资、外商难以和“国家队”匹敌。美国财政部长梅努钦(Steven Mnuchin)曾发话,北京必须承诺对国内经济结构改革采取行动。

但这点北京至今没有具体回应。李淳认为,这方面对中共来说很难改变,特别是中国现在还出现“国进民退”论,若这样的态势确实存在,间接表露了中国对经济结构改革要求的态度。

李淳说,有别于贸易失衡与市场开放这两大项,经济结构改革是最难的,不单关乎中国经济发展,也挑战了中国的意识形态,根本抵触中国国有化、国家主导经济的既定政策,将牵动中国的政治稳定。

中国坚持自己的改革节奏和进程

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经济结构改革要求,中国媒体与学者多次对外表示,中国应保持战略定力,继续按照既定部署和节奏。

李淳指出,这意味中国不能接受自己受其他国家的影响而改变在经济结构改革的时程与议题安排。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它们的态度向来即是如此。

他表示,从这次川习会可能触及的几个大方向来看,一旦美国就经济结构改革上对中国提出具体要求,包括在政府补贴行为、技术窃取等细项做出改变,双方将很难对焦。

中美在智慧财产权的攻防由来已久,中国很多时候呈现矛盾的状态,一则以加强智慧财产权的保护,来换取先进经济体对中国的好感,却又在实现国家发展目标的过程对此无视,甚至强迫外企技术转移。

“中国制造2025”之所以令美国忌惮并予以打击,很大程度是对中国保护智慧财产权发出质疑。根据301调查,“中国制造2025”设下市占率、自主化率等指标,手段可能就是要求美国公司技术转让。

从过去经验来看,中国的政治稳定就是奠定在政府的各种控制下,当然包括经济控制。如果中方被美方压迫,在经济上要退场、介入市场程度要大幅降低、转变政策方向,将令北京担忧自身失去控制力。

帮川习会打分数

这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的领袖会面,将决定中美贸易争端后续是战或和,初步有两个最直接的观察点。

首先,美国方面有意将第3波对中国祭出的2000亿美元产品关税由10%调升至2019年1月1日起的25%;其次,川普曾说,考虑另外再对267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加征10%或25%的关税。

如果这次谈判结束,美方收回前述任一上膛的“子弹”,即给予贸易战和缓契机。

李淳认为,很难单就这次的川习会评断磋商是否成功,但川习两人睽违一年再次会面,显示双方至少又愿意谈了,然而这只是开始,具体成果可能仅有“双方同意继续对话”。

(责任编辑:程以仁)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