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丹:谁让“中国制造”深陷危机?(上)

今年以来,有关中国制造业每况愈下、深陷危机的消息一直不绝于耳。早在年关将近之时,大规模的倒闭潮便开始向位于长三角以及珠三角的制造企业袭来:诺基亚东莞工厂正加速将生产设备运往越南工厂;而北京的诺基亚工厂也将同步关停;东莞、苏州两地已有数家万人制造企业破产倒闭;温州的传统制造业每天都有企业在悄然消失。

初春伊始,在一年一度的德国汉诺威大型工业展会上,“中国制造”的颓势也尽显无遗:7、8、9号3个展示着“工业4.0”的高科技展馆中看不到任何一家中国公司;而在其他传统产品的展馆中,“中国制造”的摊位也并不显眼,他们不但摆在犄角旮旯,且大部分占地面积小得可怜,甚至其产品根本无法让前来参观和洽谈的18万多个海外客户产生丝毫的兴趣。

几个月过去了,盛夏已来临,而一篇在网媒上公开发表的评论文章却更为火辣的将濒临绝境的中国制造业拿出来“烧烤”。其中,颇令人焦灼的数据指出:中国制造业的年均人力成本(包括工人的工资、福利、奖金和社保金)为8,204美元;而印度尼西亚为4,481美元,印度为3,618美元,越南为2,989美元,孟加拉国为1,580美元。完全不具优势的劳动力成本虽然侥幸使得2015年第一季度外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成长了11.3%;但不幸的是,他们对中国制造业的投资却下降了3.6%。显然,那些思虑长远的海外投资方,已对在“中国制造”上可能赔得血本无归的后果产生了极大的恐惧。

由此人们清晰地看到,无论是这一年真实上演的倒闭潮,还是在国际市场的推广中所遭到的冷遇,亦或是令人直冒冷汗的诸多数据,都在强有力地佐证着“中国制造”似乎还未来得及享受风华正茂,就很快急转直下、步入黄昏的悲催现实。这类惨剧究竟是如何酿造的?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的同时,或许脑海中还在浮现着“世界工厂”、“制造业大国”等若干象征着辉煌盛世、光明前景的字眼。时至今日,官媒仍在彪炳“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官方也刚在今年5月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这一规划中信誓旦旦地表示,要把中国从“制造业巨人”转变为“世界制造业强国”。(待续)

文章来源:大纪元电子报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