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憶起前世 曾參與建造月球過程(視頻)

【新唐人2018年01月04日訊】老和尚訴說前世參與的造月工程,真實性無從辨別,請以故事小說觀點欣賞。

記得在山中的夏令營,老和尚帶我去了一處森林,他說,他在那裡曾經修行了很長時間,日以繼夜的打坐修行。老和尚回憶說:他真的轉世很多輩子了。還記得他曾經在一個科技遠遠超過現代發達程度的史前年代轉世過。許多現代人認為不可能的科技在當時是家常便飯,現代有許多畫家、藝術家創作,想像人類史前時代的作品,有些相當逼真,其實是他當時轉世的殘餘記憶。

有些人認為,現在的人類是唯一具有文明的,也是人類史上最發達的,其實與事實恰好相反。在人類的文明史上,本次人類文明算是少有的低度發展文明,史前人比起現代人重視精神的力量,他們知道精神與物質是一性的。常常利用自己的精神力去加強物質的發展,不像現代人只重技術的改進。

在隱隱約約中他回憶起,他曾在一個史前年代轉生過,距今大約上億年。當時的文明遠遠超過現代文明的發達程度。許多現代人認為根本不可能的科技在當時都已經實現了。


漂浮於空中的飛行物不是飛機,而是像巨型油輪一樣大的飛行船。(視頻截圖)


像巨型油輪一樣大的飛行船。(視頻截圖)

空中的飛船上億年前,人類文明曾經是非常發達的,那個時代世界上的大都市也是遍布各式摩天建築,漂浮於空中的飛行物不是飛機,而是像巨型油輪一樣大的飛行船,一次可上載上千乘客。這種飛行船也不局限在地球上飛行,可在九大行星的範圍內任意旅行。當時全部的機器都採用一種非常高密度的能源,效率很高。現今留下的古文明遺跡以石造建築物、石制工具為主,很多人因此以為史前人類只會使用石器,而沒有能力使用電力或其他能源。


當時全部的機器都採用一種非常高密度的能源,效率很高。(視頻截圖)

其實並非如此,造月工程。那個時期的科學技術相當發達,人們構想要製造一顆天體送上太空,照亮地球漆黑的夜晚。於是人類全體動員,進行這個巨大的工程。而他在當時是一個工程師,參與建造月亮的建築工作。……


而他在當時是一個工程師,參與建造月亮的建築工作。(視頻截圖)

首先人們在地球上採集大量的金屬礦物,建構月球的基礎骨架。這個骨架就像碳60分子的結構一樣,龐大而複雜。地球上的人們,利用神奇的機械技術,讓月球的骨架騰空飛起,由大量的巨型飛船拖曳前往太空中的軌道。


數量龐大的太空飛船往返於地球與月球之間,每艘船都承載或拖曳著大量的建築物資。(視頻截圖)

龐大的基礎骨架進入軌道後,由工程人員進行後續的建造,在地球外的太空軌道上進行月球的組裝工程。巨型鷹架就架設於月球外部,就像現在的建築工地一樣。數量龐大的太空飛船往返於地球與月球之間,每艘船都承載或拖曳著大量的建築物資。


核心以外到月球外殼之間除了骨架以外,沒有放置太多東西,大致是空心的。(視頻截圖)

內部構造先由月球核心做起,核心內部放置了各種精密齒輪、機械、動力設備等裝置。核心以外到月球外殼之間除了骨架以外,沒有放置太多東西,大致是空心的。最外層是以厚金屬板組合而成的一個保護殼,厚度達數公里。


小型太空飛艇穿梭於月球「工地」之間,經過了幾年日夜不停的工作,人類終於完成了建
造月球的工程。(視頻截圖)

工程人員穿著貼身而輕便的太空裝,在鷹架上忙碌地工作著。小型太空飛艇穿梭於月球「工地」之間,經過了幾年日夜不停的工作,人類終於完成了建造月球的工程。當時,月球正面設計為拋光面,反射太陽的光芒照亮地球的黑夜。為了保持照明的高效率,將正面控制為永遠面向地球。


黑夜不再一片漆黑,多了一輪明月的光輝照亮大地。(視頻截圖)

月球完工之日,全球熱烈而盛大地慶祝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從此,黑夜不再一片漆黑,多了一輪明月的光輝照亮大地。而月亮多變的形狀也未人類增添幾分賞月的樂趣。

參與造月的人成為當時人類最尊崇的一群人。讓人稱頌了一段很長時間。


很可惜,雖然當時人類完成了建造月球的偉大成就,(視頻截圖)


但那一時期的人類文明卻沒有逃過毀滅的命運。(視頻截圖)

很可惜,雖然當時人類完成了建造月球的偉大成就,但那一時期的人類文明卻沒有逃過毀滅的命運。人類在科技的發展中放縱自己的慾望,使道德下滑,而月球的建造及文明的高度發展,也使得物資缺乏及環境破壞,最後,人類在變異中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地球也遭到嚴重破壞,最後再度回歸原始時代,重新開始。


最後,人類在變異中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地球也遭到嚴重破壞,最後再度回歸原始時代,重新開始。(視頻截圖)

造月的故事隨著年代的流逝,靠著人們的口耳相傳,逐漸變成一個傳說故事。最後,成了一個神話故事。更後來的人,已經幾乎沒有人能相信懸在天空的月亮就是他們自己的祖先建造的。地球上各民族的傳說很多,現在人們往往把他們當作虛構的神話。然而這些傳說往往都有其歷史的真實性。反映了人類曾經經歷過的真實歷史。可惜的是,目前教科書上對人類歷史的看法與真實的地球歷史相差甚遠。

相關視頻:

──轉自《Youtube》:myTea 德國草本茶

(責任編輯:李鳳)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