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王滬寧是習搞戰略轉型埋下的棋子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7年11月13日訊】中共十九大期間,號稱中共三朝「帝師」的王滬寧,以中共御用文人的身份,成為直接入常的「黑馬」,引發外界關注。12日,法媒分析說,既無充分地方行政管理經驗,又沒有強硬人脈關係的王滬寧入常,是習近平未來搞戰略轉型埋下的一枚棋子。

11月12日,法廣引述評論人士分析,自1979年以來,中共高層一直非常重視地方管理經驗,而王滬寧是一個謀士,沒有什麼地方管理經驗,因此他的入常是非常不尋常的事情。

英媒BBC則稱,在國際政治中,「軟實力」的概念已經廣為人知,但在中共政治領域,「實力」的競賽仍由強人政治主導,因此,學者型的王滬寧,在十九大晉升政治局常委會,令外界大為驚訝。

對此,法廣引述評論人士分析,王滬寧的入常,標誌着中共在未來進行政治轉型的可能性,中共在尋求一種政治上的謀略,就是說如何讓思想體系配合轉型。

評論認為,新一代的領導人曾經親身經歷了六四事件,因此,他們在思想上基本是傾向於趙紫陽和胡耀邦的。而這一屆新領導人之所以看起來仍然在走中共的老路,那是因為他們要在黨內生存下去,就不得不順應現有形勢。

評論人士分析,自六四以後,中國的經濟改革已經基本完成,但是帶來的負面效應,如環境、資源和勞工等問題,已經不是經濟問題,而是政治問題。中共領導人也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還有一點,就是中國因為政治體制問題,在國際外交領域也一直發展不順,所有這些,都使得中共的政治轉型勢在必行。

對於新一代領導人遲遲沒有表現出任何政治轉型的跡象。分析認為,習近平等中共新一代領導人在經歷了六四後,看到胡耀邦和趙紫陽等改革派的下場,一直心有餘悸,認為胡趙的改革之路走不通。

另外還有兩個制約中共政治轉型的因素,一個是老人政治,另一個是黨內的利益集團。中共的領導人不希望因為進行政改而丟掉政權,因此在找到安全變革道路前,他們是不會輕舉妄動的。

對於轉型時機何時才能成熟?評論認為,十九大之後,習近平的轉型時機已經基本成熟,王滬寧的入常就是一個標誌,王可以在理論上提供指導,幫助中國平穩轉型。

另外,栗戰書入常有可能主管人大,汪洋有可能入主政協,王、栗和汪三人相互配合,就可以構成三權分立的基本框架。

不過,許多觀點對王滬寧並不看好。港媒曾稱,王滬寧背景複雜,當年由江派二號人物曾慶紅推薦進入北京,歷經三任中共總書記不倒,尤其是未受令計劃落馬引發官場大清洗影響,算是政壇奇蹟。

對於王滬寧的生存之道,政治評論人士也各有見解。

海外政論家陳破空說,王滬寧雖然出身江家,但誰當權跟隨誰,實際應該屬於「風派」,因此能「三朝不倒」。

時政評論員文武說,王滬寧能三朝不倒最大原因是,他最善長對錯不論、好壞不分,黑白不辯。當年他在上海復旦大學當教授,帶領學生參加東亞地區大學生辯論比賽時,在他的指導下,兩次辯論都獲得了冠軍,究其原因,就是他不陷入是非對錯的爭論中,而是只要在辯論的話語上壓過對方就行。

他說,在政治理論上,王滬寧也是這樣,不論政治理論的好壞,只論政治理論能不能派上用場,就是能不能維護政權,能不能維護權威,其實王滬寧政治理論就是毒藥。在政治立場上,王滬寧也不站隊,只看跟著誰,跟著誰他就給誰出力。

現年62歲的王滬寧,在上海出生、成長、受教育,懂法語,少年得志,40歲不到已是復旦大學法學院院長,既是國際政治專家,也是法學碩士,深得江澤民的賞識,外界視之為上海幫人馬。

1995年,江澤民召王滬寧上京,出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政治組組長,後升至研究室副主任,為江包裝推出「三個代表」,成為江思想的核心。

江退位後胡錦濤主政,王續受賞識,升任研究室主任,成為中南海首席智囊,是胡「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推手。

2012年習近平上台後,王續受重任,習近平「中國夢」、「習思想」理論均是其策劃。習國內考察、出國外訪,王都陪同左右,顯示無論內政、外交,王的地位都舉足輕重,並且在十九大進入中共新一屆常委。

(記者李芸報導/責任編輯:趙雲)

相關鏈接: 川普與習近平為何如此「投緣」?專家:他想做里根
相關鏈接: 王滬寧文化品味引關注 曾看《東方不敗》寫影評
相關鏈接: 港媒:王滬寧一度失寵 妻子險被日本策反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