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而為痛悔遲23:「親王尹京」造假象,誘騙千載今曝光

第二十三章 「親王尹京」造假象,誘騙千載今曝光

前面我們在「五星連珠、盛世血路」天象下,展現了宋太祖趙匡胤脫離了逆天滅佛的舊運程,順天應人、撥亂反正、復興佛法,洪大的功德延壽9年,但終究沒有逃脫遇弒的真實歷史。同時撥開重重偽史的迷霧,還原了宋太宗弒君奪位的真相。

但是,歷來都有很多學者為宋太宗辯護,辯護的重要依據,就是「親王尹京」之說。千百年來,人們習慣性地輕信了這個假說,而這個假說,恰恰是宋太宗設的迷局。

1. 「親王尹京」是個啥?

現在學術界普遍認為:「親王尹京」,是北宋前、五代時期設立皇儲的一個慣例,就是誰被封為親王,同時又在首都任「尹」,就是未來的皇位繼承人。而別人執掌京城首府,只能叫知府,不能稱為「尹」,比如包公,就只能被封為開封知府。

這個說法,可以追溯到南宋的陸游。因為流傳千年,似乎毋庸置疑——真是這樣麼?

2. 五代「親王尹京」,乏證個個落空

陸游之說,乏證可陳

南宋陸游提出「五代以親王尹京為皇儲」[1],只能舉出3個例子,認為五代時期這三個人是先帝立下的皇儲、皇位接班人:

*後唐明宗的次子李從榮,做秦王、河南尹3年;
*後晉高祖石敬瑭的侄子、養子石重貴,做鄭王、開封尹4年;
*後周太祖郭威的內侄、養子柴榮,做晉王、開封尹1年。

前面我們說過五代十國時期,主要的朝廷在《推背圖》中被喻為「十三童子五王公」。十三個皇帝在位時間很短,總共只有53年的跨度,五個是開國皇帝,八個是即位皇帝,其中篡位、兵變登基的皇帝兩個(篡位被殺的朱友圭沒算在13個皇帝中,原因在 上部第三章《精準的預言,天道的展現》 (點擊這裡)中,六個即位皇帝,陸游只能舉出3個「親王尹京」的例證,假使這3個都是真的 ,比例不夠大,不足以證明是規律。

如果算上與五個中央政權並存的十小國: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這十個割據的小國國君,也有不少稱帝的,他們的君主繼承也基本是立太子,不存在「親王尹都」,所以,陸游說五代十國時以「親王尹京」為皇儲,實在是乏證可陳。

而且,就是陸游的3個「證據」,細為辨析,哪個也不成立!

細看真容,證據落空

(1)後唐王朝的李從榮

李從榮是後唐明宗李嗣源的嫡次子,因為嫡長子已死,他又在皇帝的親兒子中最年長,又是嫡子,在古代「嫡長子繼承制」的繼承順序下,嫡長子已死,當由嫡次子即位,這要比他「親王尹京」的身分來得更重。所以,如果真是像陸游說的那樣,明宗想讓從榮當皇儲,原因並不一定是「親王尹京」,更可能因為他是最年長的嫡次子。因為這之前,通行的都是嫡長子繼承制。

但關鍵是,明宗並沒有開「親王尹京相當於皇儲」的先河,並沒確定誰是皇儲。因為李從榮殘暴擅殺,與眾臣不和——自古這樣的皇帝都會敗國敗家,明宗病危時還在猶豫,而李從榮也知道自己名望不如自己的同母弟、21歲的李從厚,所以才起兵逼宮的。如果李從榮「親王尹京」的位置真是皇儲,他無需冒險、冒天下之大不韙去逼宮。因為幾天前他進宮見父皇,明宗病危得頭都抬不起來了,他坐等即位就好了。正是因為他不是皇儲,為確保自己登基,帶兵進宮,結果兵敗被殺。明宗悲傷驚嚇而死,剩下的嫡子李從厚就就被眾臣擁立為帝。所以,李從榮實際是「親王尹京相當於皇儲」的反例,明宗沒想傳位給他。

(2)後晉王朝的石重貴

《新五代史》、《資治通鑒》都說:後晉高祖石敬瑭臨死前,讓宦官抱著自己的親生幼子石重睿,遞到宰相馮道懷中託孤。石敬瑭死後,馮道等大臣以天下動盪、需要年長君主為由,改立29歲的石重貴為帝[2]。

《舊五代史》說石敬瑭遺詔讓石重貴即位,顯然是偽造的史料。我們知道石敬瑭為了自己奪皇位,能出賣中原天下的門戶幽雲十六州(又稱燕雲十六州)給契丹,還認小自己11歲的契丹主耶律德光為父,這麼極端自私的人,能把皇位傳位給侄子?不傳親兒子?所以,石重貴也是「親王尹京相當於皇儲」的反例。

(3)後周王朝的柴榮

史書都說是太祖郭威立遺詔讓柴榮即位。但是,仔細分析會發現很多疑點:

①郭威去世前,並沒有讓柴榮侍疾,是柴榮的牙將曹翰提醒他,讓他到病重的皇帝身邊侍疾,柴榮才恍然大悟,當天就放下繁重的國事,到郭威身邊寸步不離的陪伴[3]。柴榮那時是晉王+開封尹,國家的二號人物,大權在握,他怕什麼?還是怕郭威傳位給年幼的親生兒子[4]。可見親王尹京,並不是皇儲。

②郭威病重臨死前,大封了一批官[3]。這是不正常的,如果他真想讓柴榮即位,為什麼不把這個立恩立威的機會留給柴榮?而要讓重臣對自己感恩呢?他不想讓柴榮穩固皇位麼?

③郭威臨死前,召喚的能託付後事、託付全家的重臣,不是柴榮,而是外甥李重進。皇帝最重要的身後事,一般都托給顧命大臣,託孤輔保幼主的,顯然是讓外甥輔佐自己的親生幼子。可是《資治通鑒》隨後說:郭威讓年長的李重進拜柴榮,這樣定下了君臣名分[3],這句十分有利於柴榮的話,就太可疑了,不可信了。真要傳位給柴榮,還親自向外甥託付身後事,把親生幼子托給外甥?這是對乾兒子極大的不信任。既然不信任柴榮,就不能傳位給他。

④最大的疑點是:郭威死後祕不發喪,拖延到第4天,才宣布遺詔。當時並沒有外部的麻煩事,如果真是遺詔讓柴榮即位,國家不可一日無君,為什麼大權在握、兵權在手的柴榮,不馬上即位呢?他是郭威的養子,畢竟郭威有親兒子在,對他還是威脅,俗話說「遲則生變」,拖延下去反而容易生變,他就在皇宮盯著即位大事,生怕有變,他為什麼不馬上按遺詔即位呢?推遲這3天在幹什麼?

可能大家猜到了:遲則生變,這3天正在生變!祕不發喪,在改遺詔!柴榮搶位,各方勢力在斡旋,雖然誰也擋不住國家的副手柴榮,柴榮也得平衡好各方,獲得支持才行。這些,是絕不可能寫在柴榮登基後的史料上,一定會被抹去、篡改。但是,偽史必留破綻,祕不發喪,拖延4天就是「正史」的死結,偽史就從這個異常之處暴露出來。


圖23-1:959年天象圖—熒惑逆行守房宿,柴榮滅佛遭天責。

從上面959年天象圖可以看出,柴榮應劫於熒惑守房。歷史上都知道,死於熒惑順行守心天象下的帝王,帝位是最正的。柴榮死於守房,可見他帝位不正,這和他改遺詔、搶位的人間真實歷程是對應的。而且是火星逆行,展現柴榮犯有逆天大罪,在上部我們深入分析過,柴榮逆天主要在於滅佛。天人合一,精妙無比。

對柴榮搶位的認定,官方留下的史料無法給予太多的印證,但是,能解開上面史料的矛盾。真相就是這樣,能解開所有矛盾,水到渠成;而假象,帶來的是無解的矛盾。

柴榮是郭威的夫人柴氏的侄子,後來成了郭威的養子,改名郭榮。郭榮接替先皇郭威的皇位,頂替郭威年幼的親生兒子,大家也說不出什麼,那是郭家的家事。但是郭榮坐穩皇位,就恢復柴姓,郭家天下變成了柴氏江山,郭氏皇統被斷,這是對先皇的背叛,也是對搶位而來的皇權的維護。

這樣說來,柴榮的「親王尹京」,也不是皇帝定下的皇儲了。

3.親王尹京,國家副手

其實,「親王尹京」就是國家的副手。因為大權在握,皇帝有意外,副手容易搶位,僅此而已。這個副手的實質意義,體現在所有親王尹京的實例中,更貼切的表述了親王尹京的真實含義。

4. 宋太祖時:「親王尹京」非皇儲

實際上,宋太祖961年就把趙光義封為開封府尹,但遲遲不給封王。973年趙光義扳倒宰相趙普,才得以封為晉王,形成「親王尹京」的國家副手的態勢,在此前,趙光義是受制於宰相趙普的。

與此同時,太祖一面扶持自己的大兒子趙德昭,一面準備遷都洛陽,想廢掉趙光義的「國家副手」的地位,擺脫弟弟的影響力,這都是他不想傳位於弟的真實寫照,也表明「親王尹京」與皇儲無關。

5. 宋太宗造假象,影射即位憑證

實際上,「親王尹京相當於皇儲」,是趙光義造下的假象,為他沒有遺詔的即位找根據,把自己晉王、開封府尹的官爵,裝扮為皇儲身分。

「親王尹京相當於皇儲」,是從趙光義開始打造的。他在宋朝弄成了這樣一個公式,影射自己即位的合法性,營造一個即位的模糊憑證而已。他先把弟弟趙廷美封為開封府尹、齊王,向天下人展現弟弟是未來的接班人,打造一個「兄終弟及」的皇位傳位氣氛,還是在展現自己是從哥哥那裡正常接班的。

但是不久,宋太宗就誣陷、流放了趙廷美,開始在自己兒子中物色皇儲。大兒子瘋了,只好把次子趙元僖封為開封府尹、許王,又打造了一個親王尹京的皇儲形象,可是元僖5年後陰錯陽差被小妾毒死。宋太宗又立三兒子趙元侃為開封府尹、壽王,再一次打造親王尹京的皇儲身分。不過後來還是把元侃封為太子,改名趙恆,因為太子才是真正的皇儲。

由此可見,親王尹京作為皇帝設立的皇儲,在五代、在宋太祖時代,都並不存在慣例。是宋太宗趙光義開始打造的,為的就是給自己即位影射依據。為了證明自己的「無辜」,炮製假象,故意把人們的視線引入歧途。也正是這個假象迷惑了後世學者,繞在裡邊出不來,想出多種可能,甚至得出了太祖本想傳位於弟弟的結論,給趙光義去「正名」了。

所以,趙光義製造「親王尹京相當於皇儲」假象的本身,反而印證了他篡位的真相。(未完,待續)

註釋:

[1]《陸游集》第五冊《渭南文集卷第二十二‧記太子親王尹京故事》,中華書局,1976年版。

[2]《資治通鑒‧後晉紀四》:帝寢疾,一旦,馮道獨對。帝命幼子重睿出拜之,又令宦者抱重睿置道懷中,其意蓋欲道輔立之。

[3]《資治通鑒‧後周紀二》:(柴)榮入為開封尹,未別召(曹)翰,翰自至,榮怪之。翰請間言曰:「大王,國之儲嗣,今主上寢疾,大王當入侍醫藥,奈何猶決事於外耶!」榮感悟,即日入止禁中。丙戌,帝疾篤……以鎮甯節度使鄭仁誨為樞密使、同平章事。戊子,以義武留後孫行友、保義留後韓通、朔方留後馮繼業皆為節度使。……以端明殿學士、戶部侍郎王溥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以樞密副使王仁鎬為永興節度使,以殿前都指揮使李重進領武信節度使,馬軍都指揮使樊愛能領武定節度使,步軍都指揮使何徽領昭武節度使。重進年長於晉王榮,帝召入禁中,屬以後事,仍命拜榮,以定君臣之分。是日(壬辰),帝殂於滋德殿,祕不發喪。乙未,宣遺制。丙申,晉王即皇帝位。

[4]郭威死時沒有兒子,只有柴榮一個養子這個史料記載是偽史。950年漢隱帝要殺在外帶兵的郭威,消息泄露,郭威反。隱帝殺了郭威在京城的家屬,他的兩個兒子都被殺。而後郭威戰勝隱帝,於951年正月初四登基,改國號為周,此時郭威虛歲48歲,嬪妃成群,即位初年又沒有大病,到954年去世時,3年沒有孩子幾乎不可能,完全不合情理。而官方正史沒有記載郭威後來的兒子,連女兒都沒記載,顯然是掩蓋了歷史的真相,不足採信。

前文提到:偽史是掛一漏萬,不合情理的。如果郭威真沒有親生幼子,柴榮為什麼急急地到養父身邊侍疾,去盯著皇位?正文中的4大疑點那些行為真實地展現了柴榮搶位的過程。這段歷史和五代時石敬瑭傳位非常相似,石敬瑭臨終要傳位給親生幼子石重睿,帝位最終被養子、侄子石重貴取代。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王馨宇)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