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皇帝們,真的是想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嗎

在文藝影視作品中,時常把中國傳統社會描繪成一副,帝王高高在上、為所欲為,群臣戰戰兢兢、唯命是從的「模型」式畫面。于是,不少人接受了這樣一個概念——中國古代是沒有法制的,皇帝是想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的。然而,史實真是這樣嗎?

留於青史的一問

唐睿宗垂拱三年(687年),劉禕之被誣告收受賄賂,並與別人的妾私通。劉禕之是武則天提拔起來的,為武則天掌權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後來卻反對武則天攝政,武氏認為劉忘恩負義,因此對劉懷恨在心。攝政的武后抓到了整肅劉禕之的機會,于是她命肅州刺史王本立審查此案。王本立向劉禕之出示敕命,沒料到劉禕之看了文書,駁斥道:「不經鳳閣(中書省)鸞臺(門下省),何名為敕?」

此處需要解釋一下唐朝的政府結構,唐朝承襲隋代的三省六部制,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分擔秦漢以來的丞相職權。唐朝的這個三省分權制與現在的三權分立制有些相像,錢穆先生有個形象的比喻——「漢代宰相是首長制,唐代宰相是委員制。」

中書省負責草擬政府的最高命令,草擬詔令的官員是「中書舍人」,中書省有六位中書舍人,他們多是富有文學資望的人。他們互相商量後,各自起草詔書,稱之為「五花判事」。草稿完成之後,交由中書省長官(中書令)選定修改,然後交給皇帝,在詔書上畫一個「敕」字,表示詔書獲得皇帝的認可。這封畫了「敕」字的詔書,要送到門下省審查複核,蓋上「中書門下之印」,才能交到負責執行的尚書省,由尚書省發給吏、禮、戶、兵、刑、工六部執行。門下省設給事中四人,一旦他們認為詔書有問題,便可將詔書駁回,稱為「塗歸」。

武則天欲挾私報復,當然不可能經過中書、門下兩省審核,所以,才有了劉禕之留於青史的一問。

不給皇帝「面子」的杜衍

北宋仁宗年間的宰相是杜衍。有些皇親國戚,想借仁宗這個皇帝的光,宋仁宗有時候礙於情面,只好發詔書封給他們官職。可是到了宰相審核這一步,這類詔書,杜衍一概不批准,堆到十來份的時候,他就全部退還給仁宗,弄得仁宗很沒面子。

仁宗對歐陽修訴苦:「外面的人知道杜衍駁回我的批文這事嗎?其實,很多人托我人情,但是因為我知道杜衍的厲害,乾脆就沒做的,這個數量,比他退給我的還要多。」

更不給皇帝「面子」的李沆

還有一個宰相,就更不給皇帝面子了,他就是宋真宗時期的宰相李沆。

宋真宗很喜歡一個妃子劉氏,想封她做貴妃,于是,寫了一道詔書,派人送給宰相李沆審批。按照宋朝的規定,劉氏沒有做貴妃的資格,但是李沆做過宋真宗的老師,皇帝大概以為他會念在師生之誼,給自己「特殊照顧」。沒想到,李沆一點面子都不給,當著使者的面,把宋真宗親手寫的詔書給燒了,而且讓使者回報:「就說李沆不批准。」可憐的宋真宗只能打消這個想法。

看來,中國古代的皇帝也不是像我們所想像的那樣可以為所欲為的。

──轉自《汗青網》

(責任編輯:劉玉)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