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江:「棱鏡」事件所折射的大國關係

【新唐人2013年7月6日訊】斯諾登事件一出現就表明其對國際關係、尤其是幾乎所有大國間關係的影響。這個二十多歲的美國年輕人顯然想通過披露美國情報機構的「棱鏡計劃」,把世界上所有的大國都牽扯進來。他想向世界洩露,美國的情報機構不僅對中國等集權國家以及其他美國現有的和潛在的對手從事電腦間諜活動,而且也對包括德國、法國和歐盟代表機構等傳統盟友進行偵察。

斯諾登的逃亡地的選擇似乎也是經過精心挑選的:首先是奔向被中國政府嚴密控制的香港,在香港躲藏多日並曝料不少關於美國對中國官方的電腦入侵事件;隨後又以俄國作為他逃亡的中轉地,據說至今仍然被迫滯留在莫斯科國際機場。這就將中國政府和俄國政府這兩個美國的政治對手都捲進了這一事件。

雖然是被迫捲入該事件,但是各個大國在該事件中作出的反應能夠比較準確的折射出當前的大國關係。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美國最信賴的盟友,他們沒有包括在棱鏡計劃之中,這幾個國家理所當然地選擇了沉默。被該計劃涉及的德國、法國等歐盟成員國的政府則紛紛對被監控表示震驚和憤怒,並且要求美國政府對此作出解釋。

但是,他們表達的不滿是非常有節制的。除了領導人發表講話之外,並沒有採取任何實際行動來惡化與美國的雙邊關係。只有一向希望表達自己獨立性的法國政府要求推遲歐美自由貿易區的談判,但是其他歐盟國家對法國總統的這一建議反應冷淡。這一方面反映了歐美聯盟的極端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些國家的政治家們都明白,從事對它國間諜活動的並非只有美國。

在這個世界上,國與國之間的間諜活動早就是一個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在這方面並沒有有效的國際法來控制。各個國家所能做的,就是儘可能巧妙而不被暴露地獲取它國的情報,同時儘可能的防止外國機構竊取本國的情報,即使是盟國,也是如此。尤其是對那些關係並不密切的國家,竊取情報更是必然的。所以說,西方政治家們的公開聲明,與其說是真正的「震驚」和不滿,不如說是應付自己國家的輿論。

俄國政府的態度表明了他們對與美國關係的極端謹慎,而且也表明了其外交手段的老辣。首先總統普京決口否認了俄國事前知道斯諾登的行蹤,表明與此事無關。同時也根據俄國法律提出由於俄、美之間沒有引渡條約,而且斯諾登停留在過境區內,從法律上說並不在俄國的領土,因此俄國不會向美國交人。但是,俄國正在採取各種方式逼斯諾登盡快離開莫斯科。這就明確地表明了俄國政不願意讓這一事件影響俄美關係的立場。

中國在這一事件上所持的姿態更低。雖然斯諾登的首選逃亡地是中國的香港,而且也明確告訴中國政府美國曾經入侵中國政府機構和大學的電腦系統,但是是中國領導人是唯一對此事保持沉默的大國領導人,只是通過外交部發言人這樣低級別的人員對「棱鏡」一事作出了低調的回應。在行動上,中國指示香港政府在逼走了斯諾登,將這個可能影響中美關係的熱芋頭及時拋了出去。

斯諾登在逃亡的過程中,分別向包括法、德、俄、中等大國在內的二十一個國家提出了避難申請,截至目前,所有的大國已經用各種理由拒絕了他的申請。表示考慮他的申請的只有南美洲兩個小國。連最先表示準備接納他的厄瓜多爾也開始從原來的立場後撤。這些國家的態度一方面表明「棱鏡」計劃並沒有違反美國和相關的國際法,更重要的是,沒有一個國家願意為這件事損害他們與美國的關係。這一點是由美國至今仍然擁有的經濟、政治、軍事實力所決定的。

文章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