頒獎典禮在即諾貝爾獲獎者談感受

【新唐人12月07日訊】2008年的諾貝爾獎頒獎儀式將於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一些諾貝爾獎的得主已經來到了斯德哥爾摩。星期六(12月6日),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法國作家克萊齊奧,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自己的寫作風格。三位分享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科學家豪森、西諾西和蒙塔尼也談起了他們獲獎後的感受。

在新聞發布會上,68歲的克萊齊奧表示他在得知獲得諾貝爾獎之後非常驚訝。瑞典皇家科學院高度評價了克萊齊奧富有探險精神的小說、散文和兒童書籍。

克萊齊奧熱衷創作描寫大自然和兒童的作品。當被問及自己是怎樣的作家時,克萊齊奧說自己是一個講故事的人。

他說,我自己認為,我首先是一個講故事的人,因為我寫作時沒有目的。我不試圖展示什麼、反對什麼、或者捍衛什麼。只是因為在生活中某一時刻我希望寫什麼,某一個故事,只是這一時刻的問題,我只是在這一時刻寫作,我不試圖為永久而創作,我只為這一時刻而創作。

1980年,他的作品“沙漠”成為他創作生涯的一大突破。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價道,這部作品展示了北部非洲沙漠中消逝文化的宏大場景,這一場景,與從一個不受歡迎的移民眼中看到的歐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分享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三位科學家被譽為病毒獵手,他們是德國杜塞爾多夫大學的哈羅德-楚爾-豪森(Harald zur Hausen),法國巴斯德研究所的弗朗索瓦-巴爾-西諾西(Francoise Barre-Sinoussi)和世界艾滋病研究與預防基金的呂克-蒙塔尼(Luc Montagnier)。

德國科學家豪森是婦女子宮頸癌主要致病病毒、人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的發現者,而兩位法國科學家西諾西和蒙塔尼則首次發現了導致艾滋病的HIV病毒。星期六在談起他們的發現和獲得諾貝爾獎殊榮的時候,都說在10月6日接到諾貝爾獎委員會的電話後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他們比以往接到更多的邀請提供他們的見解。

西諾西說:“最近兩個月很難再回實驗室工作。我們希望頒獎儀式後邀請能慢下來。我個人希望能繼續作研究工作特別是能和發展中國家合作。”

豪森對此也深有同感。

雖然獲得了聲望很高的諾貝爾獎,蒙塔尼說:“經常有說法說諾貝爾獲獎者在接受獎項後成果變少了,我希望自己不那樣。”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