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小孩被打屁股 長大易患精神病

【新唐人2016年04月27日訊】(新唐人记者何雅婷報導)中國人普遍存在一種觀念——「不打不成材」,認為對不聽話的小孩實施體罰,是讓孩子改掉壞毛病必須的手段。但近年來,不斷有海外科研機構通過追踪調查發現,小孩子從小受到家長打屁股等體罰,不但沒有證據顯示可以因此獲得預期的效果,反而會導致從小遭受體罰的孩子長大後罹患抑鬱、焦慮、人格障礙等精神疾病的機率增加。

美國德州大學和密西根大學的學者,最近發表了《打小孩害處多過好處》的研究報告。這些學者通過追蹤過去50年16萬名孩童成長過程的研究發現,打小孩並不會讓家長獲得預期的順從效果,還會適得其反,導致孩子心理健康方面出現警訊,長大後出現反社會行為。而且,小時候被打得愈兇,這種後果就越嚴重。

學者們還特別強調,報告中所講的「打小孩」的行為,不含虐待型的暴打或重罰,而是指一般比較常見的打屁股、輕打掌心或四肢等體罰行為。

事實上,早在2012年7月初,香港明報也曾報導過加拿大醫學專家的類似研究。報導引述醫學期刊Pediatrics發表的一篇加拿大醫學專家的研究報告稱,人們在年少時遭受體罰,在長大後容易出現抑鬱、焦慮、酗酒、吸毒和人格障礙等問題。因此建議家長不要用體罰方式管教子女,應用獎勵方式諄諄善誘孩童。

這篇研究報告的作者,加拿大緬尼托巴大學(University of Manitoba)社區健康科學系的阿菲菲(Tracie Afifi)研究查看超過3.4萬名成年人的成長經歷,發現體罰與精神疾病之間雖然並無簡單直接的因果關係,但兩者之間的統計學聯繫是很明顯的。她在報告中提醒兒科專家、其他與兒童及家長聯繫的醫療人員應該注意到這個現象。她寫道:「研究確實指向這個方向,那就是說,兒童一概不應體罰,不管年齡大小。我們在斟酌政策和計劃時,應該考慮這一點,這樣才能保護兒童,避免可能的傷害。」

阿菲菲的研究小組總結說:「應該留意這次研究的發現,意識到體罰與精神毛病的關係。」

這篇報告中提及的體罰,也定義為推、抓、拍、打等肢體語言,並不涉及嚴重的肉體虐待、性虐待、精神虐待,漠視肉體、精神生活所需等暴力活動。

此外,加拿大兒科學會(Canadian Pediatric Society)也曾公開建議,有關機構和醫護人員應有更明確的立場,反對家長體罰所有年齡組別的兒童。

責任編輯:凱欣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