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步】張仲景和餃子的故事

【新唐人2012年9月24日訊】大家都知道餃子是一道美食,而餃子最初叫作「嬌耳」,是一味中藥「祛寒嬌耳湯」的簡稱。

「祛寒嬌耳湯」是醫聖張仲景所發明。張仲景是東漢南陽人,從小博通群書,他喜歡道術、醫學,厭惡官場,輕視仕途。漢靈帝時曾舉孝廉而做長沙太守,所以又有「張長沙」之稱。

張仲景任長沙太守期間,就經常為百姓醫病除疾。當時,當官的人是不能隨便進入民宅接近百姓。可是不接觸百姓,如何為他們治療疾病?於是張仲景就想了一個辦法,在黃曆初一和十五兩天,將衙門的大門敞開,不問政事只問疾病。

時間久了便形成了慣例,每逢黃曆初一和十五的日子,衙門前便聚集了來自各方求醫看病的人,後來人們就用「坐堂醫生」稱呼大夫,用來紀念張仲景。

從長沙告老還鄉后,走在家鄉白河岸邊的張仲景,他看見沿途很多忍飢受寒的人都凍爛了耳朵。此時,家鄉正流行傷寒,張仲景在治病的同時,心裏總掛記著那些凍爛耳朵的窮百姓。

於是,張仲景叫弟子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向窮人舍葯治傷。由於,開張的那天正是冬至,這葯就叫做「祛寒嬌耳湯」。

祛寒嬌耳湯是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藥物放在鍋里煮,熟了之後再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的樣子后再下鍋,用原湯再將包好餡料的麵皮煮熟。

由於,包好的麵皮樣子像耳朵,且功效又是防止凍爛耳朵,所以張仲景為其取名叫「嬌耳」。張仲景舍葯從冬至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他讓徒弟舍給每個病人一碗含有2個「嬌耳」的湯,人們吃了「嬌耳」湯后渾身發暖,兩耳生熱,不長時間家鄉再也沒有凍傷耳朵的人了。

於是,人們在過年時為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葯,治愈病人的爛耳,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並在初一早上吃。人們把這種食物稱為「餃子」或「餛飩」。

張仲景在長沙任職時常為老百姓看病,因此深受百姓們的愛戴。退休后,長沙的百姓依然每年都會派人到南陽來看望他,並說百姓們在長沙選了一個風水很好的地方,讓張仲景百年之後在那裡安身。

然而,南陽人聽說后也想留下張仲景就與長沙人爭吵起來。為此,張仲景說:「吃過長沙水,不忘長沙父老情;生於南陽地,不忘家鄉養育恩。我死以後,你們就抬著我的棺材從南陽往長沙走,靈繩在什麼地方斷了,就把我埋葬在哪裡好了。」

張仲景壽終、駕鶴西去那日正好是冬至。送葬的隊伍走到當年張仲景為大家舍「祛寒嬌耳湯」的地方時,棺繩忽然斷了。於是,兩地人按照張仲景生前的囑託,就在此地共同打墓、下棺、填墳。兩地百姓共同為張仲景修了一個很大的墳,並在墳前為他修了一座廟,就是現在的醫聖祠。

張仲景是在冬至這天為人們舍「祛寒嬌耳湯」的,又是在冬至這天去世,為了紀念他,從此人們在冬至這天也要吃餃子,於是就有了那句流傳近1800年的民謠:「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

文章來源:大紀元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