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学校教育 让中国家长刮目相看

【新唐人2015年12月29日讯】每年9月份开学后的第2、3周,法国小学或初中的老师会跟家长们开一次会。多年来,由于搬家,两个孩子多次换学校,遇到过不同的老师任教,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给我的印象是,法国的老师们不但敬业,尊重学生,而且还体贴家长的感受。

老师心中无笨学生

女儿的新老师叫帕斯卡尔.科贝尔(Pascal Croibier)。他谈到测验考试和评分时说:“我是不会给学生排名的。”他在黑板上把3种评分方法写下来:A(acquis,已掌握)、AR(renforcer,需加强)、NA(non acquis,没有掌握)。

“当您看到自己的孩子某一项测验得‘AR’时,请不要紧张,那并不代表孩子没有学习好,我是按全班的水平来考量的,如果班上只有10位学生得到‘A’,8位得‘AR’,证明这样的成绩是属于合格的。”

“此外,如果某一项测验,全班得‘A’的为零,‘AR’的为3,‘NA’的为16,这是我的错,是我给学生太难的题目了。”

听到这,我耳边不由响起女儿上一年级(CP)时,第一次和班主任开会时的话“在我看来,孩子们没有聪明和笨之分,只是有的学生领会得快一些,有的学得慢一些而已。”


老师也是家长的老师

去年儿子初一开学的家长会,对我来说,不但充满新鲜感,法语老师的一番建议,还让我学会了如何跟孩子们更恰当的沟通。

那位法语老师说:“您们的子女虽上初中了,但毕竟还是个孩子,还需要父母帮帮他们核实一下书包里的课本等,10岁、11岁这个年龄,许多生活上的事情,应该学会自理。”

“我建议您们与其用命令的语气,不如用提问或建议的方式和孩子们对话,比如:你是不是觉得把房间收拾一下会好一些?等等。”

回到家,我即时效仿法语老师的话去做,马上见效。

当我对儿子说了4、5遍需要洗澡,他仍没动身,我把要往自己喉咙上涌的火气吞回肚子里,然后平静地对他说:“儿子,妈妈刚才说什么啦?”“去洗澡”话音未落,他已经自觉地往浴室里走,儿子的反应顿时让我吃惊,原来过去对孩子动不动发火的招是那么笨。

以后,每次当我得到儿子令人满意的回答时,我打心里感谢那位法语老师,为人之母这么多年,我才第一次学会怎么和儿女们和睦地沟通。

——转自大纪元

(责编:李丹)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