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卢沟桥开了第一枪? 七七事变大揭秘

【新唐人2015年07月08日讯】(新唐人记者唐明综合报导)1937年7月7日军即向卢沟桥一带的中国军队发动攻击,并炮轰宛平县城,由此打响了“七七事变”的第一枪,中日之间爆发了全面战争,把中国人民推向了全面战争的血腥苦海。但这第一枪是谁开的呢?

据中华笔会武宜三文集,除当年有日军在东京法庭上提出证供外,近些年也有一些日本的历史学家研究认为,是隐藏在二十九军中的共产党地下工作者或受共产党鼓动的青年学生首先向日军开枪而引发芦沟桥事变的。因为从动机上看,共产党最希望中日之间爆发全面战争,而中共的后台和操纵者苏俄也希望中日开战,好从中渔利。

秦郁彦《日中战争史》指出:茂川机关早在卢沟桥事件之前就从事搜集情报、民众“自治”运动和反国民党青年运动的幕后指导工作。7月8日晚间,关东军参谋田中隆吉与茂川在天津芙蓉馆对饮时,茂川谈起“七•七”夜间放枪的事是学生干的。早已心中有数的田中追问说:“那么,教唆他们干的元凶就是你啰?”茂川点头承认了。

田中隆吉的记载是:1937年7月8日,我由内蒙化德乘飞机到达天津。晚间,在芙蓉馆(日本料理)辟室与天津特务机关长茂川秀和少佐对酌,他说:“放枪的事,是共产党学生干的……”我和茂川曾经在参谋本部共过事,我了解他一向和北平共产党方面的学生交往密切,所以就追问他一句:“那么,教唆他们干的元凶就是你啰?”他满脸通红点头承认……茂川还承认,中日双方于7月11日达成停战协定后,他又多次唆使部下趁夜在中日两军之间鸣放鞭炮,企图激化冲突,扩大战火。(《抗日第一枪:卢沟桥抗战》,团结出版社)

不过也有另外的说法,据港媒凤凰网报导,在“七七事变”中亲自指挥挑起事端,向中国守军打响第一枪的直接祸首是当时日本华北驻屯军步兵旅团第1联队副联队长森田彻中佐(中校)和驻北平丰台地区的第3大队大队长一木清直少佐(少校)。这两个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按照日本军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总体部署,在其上司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田代皖一郎中将和华北驻屯军步兵旅团第1联队队长牟田口廉大佐(上校)的秘密授意和策划下,直接组织指挥了制造事变的三部曲。

一是指挥丰台日军在7月7日傍晚以卢沟桥宛平县城中国守军为目标进行夜间进攻演习,然后以士兵“失踪”为由强行进入宛平县城搜查,向中国守军挑衅;二是当其要求被拒绝后,便立即指挥早已做好准备的日军向中国守军发起突然进攻,迅速扩大事态;三是以中国军队挑起战端为借口,要求日本关东军、朝鲜军及国内向华北增兵,进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七七事变”和随后的全面侵华战争正是按照这“三部曲”进行的。这两个事变的直接祸首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打响了第一枪,并在随后的侵华作战和镇压东北人民的反目斗争中犯下了血腥暴行,但其最终也成了日本侵略战争的殉葬品,落得了恶有恶报、死无完尸的可悲下场。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四省后,其侵略战车并没有停止前进,又于1932年至1933年先后在上海和热河挑起战端,迫使国民党当局签订城下之盟。接着,日本又继续把侵略魔掌伸向了河北、绥远、察哈尔、山西和山东诸省,积极策动华北五省“自治运动”,企图建立“巩固的防共、亲日满地带”,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做好准备。

1936年初,日本出笼总体战略计划——“国策基准”,进一步加快了侵略步伐。同年5月,日军将在华北所谓的“华北驻屯军”大幅度增兵扩编,升格与“台湾军”平等。6月,日本在《帝国军队用兵纲领》中提出了“采取先发制人攻势”的战略方针,将占领华北要地和上海附近地区确定为初期作战目标。

据中华笔会武宜三文集,1937年7月7日下午,大队长清水节郎率领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荷枪实弹开往紧靠卢沟桥中国守军驻地的回龙庙到大瓦窑一带演习。22时40分,日军声称演习地带传来枪声,并有士兵志村菊次郎“失踪”,要求进入我军驻地宛平城搜查,遭严词拒绝。日军一面部署战斗,一面借口与中国方面交涉。

24时左右,冀察当局接到日本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的电话称:日军昨在卢沟桥郊外演习,突闻枪声,当即收队点名,发现缺少一兵,疑放枪者系中国军人,并已经入宛平城,要求立即入城搜查。若中方不允许,日军将以武力强行进城搜查。冀察当局为防止事态扩大,经与日方商议,双方同意协同派员前往卢沟桥调查。7月8日晨5时左右,双方冲突开始,中国守卫卢沟桥和宛平城的第29军第37师第110旅第219团第3营在团长吉星文和营长金振中的指挥下奋起抵抗。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