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读《鸿─三代中国女人的故事》

【新唐人2012年12月2日讯】多得大头仔撰文提醒inmedia读者有关华裔女作家张戎新作《Mao: The Unknown Story》的消息,笔者得知她的新书将于本周问世,感到兴奋莫名。张戎的《鸿— 三代中国女人的故事》(英文版译名:“Wild Swans – Three Daughters of China”)乃小弟进大学后读的第一本书。大事当前,我想藉撰此文回故自己阅读《鸿— 三代中国女人的故事》的经验,跟各位热够身先拜读张戎的新作。

张戎于十四年前用英文写成《鸿》,这本畅销图书的故事由十九世纪晚清时期开始,由张戎的姥姥、母亲及她自己贯穿了清末民初、国共内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写的是三位中国女性遭遇的波折和转变,全书将多件中国近代史事缕述一起,钧画出一个多事之秋的大时代。在1992年,《鸿》获得英国文坛的最高荣誉NCR Book Award(本书封面注“Winner of the 1992 NCR Book Award and the 1993 British Book of the Year Award”,这是英国文坛的最高荣誉,张戎因此而一炮而红。

三代女人 断代书写

《鸿》的第一位登场的人物是张戎的姥姥,她是清末少数有机会接受教育的女孩,但这不代表张戎的曾祖父特别尊重女性。他之所以厚待姥姥,是要取悦军阀将领薜之珩,以一场门当户对的婚事,换取升官员发财的折径。姥姥最后变成独守空房作小老婆。最后,她决定与薜之珩分开,选择了早年丧偶的夏济安医生作终身伴侣,这段爱情遭各方指责“离经叛道”,就连夏济安独身养大儿子也要以死相谏,最终一死以谢天下,而他的死顺理成章又再被众人归咎于姥姥身上。张戎笔下的旧社会是一个容不下敢爱敢恨、独立自主女性的年代。

第二位主角是张戎母亲夏德鸿,她自小接受平民教育,而且无须再受“三寸金莲”之苦,也摆脱了三跪九叩、三书六礼的封建仪式。长大后,她背上皮包洒脱地离开娘家的行径,就连思想前卫的姥姥也觉得天方夜谭。夏德鸿在爱情路上有点波折,曾经受到党的阻挠。然而,在革命的年代,女性拥有参与政治的权利,德鸿嫁给当干部的丈夫后,几经波折为宣传部管理“统购统销”而升级,正式踏上政途。当时亦出现了妇联组织,负责掌女性事务夏德鸿也是其中一位活跃份子,从张戎笔下的当代女性践行,其实看见女性在这个时代中出现了划时代的改变。

至于张戎,她长大自小也接受平民教育,并且考入了四川大学外语系,考取奖学金出洋留学,接受西方科学、民主自由精神等教育。然而,她并未在《鸿》详细交代越洋留学的生活,只在跋里轻轻带过令她钟情的英国生活。反而,她用较长篇幅抒发住在中国廿六年感觉:“回想着二十六年走过的路。我享过特权、也遭受过磨难;有过勇气,也有过恐惧;见过善良、忠诚,也见过人性最丑陋的一面。在痛苦、毁灭和死亡之中,我更认清了爱及人类不可摧毁的求生存、追求幸福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张戎在《鸿》花了不少笔墨评论文化大革命,其中段更说:“无知战胜理性,雄心勃勃、人定膀天的意志压倒了瑾慎的科学态度……马铃薯可亩产一百万镑,小麦亩产十三万磅;白菜一棵重五百榜.……多数人都卷入了这个迷乱、疯狂的世界里,自欺欺人支配了整个国家”。张戎在《鸿》评论文革的部分,为Mao: The Unknown Story埋下了不少伏笔,各位读她的新书时,不防也翻翻《鸿》参照一下。

“亚洲”的故事

相信不少爱书之人也留意到,近年不少大型书店总会有一个书柜,里头都放满了书写亚洲女性的文学。无独有偶,《鸿》跟笔者中学时代读过几本文学作品极为相似。例如美籍华人作家马严君玲的《落叶归根》、《中国的灰姑娘》、《守株待兔》。在网上search到的还有《一滴眼泪》、《上海生与死》、《饥饿的女儿》、刚在法国走红的《小周天》,还有Arthur Golden所着的“Memoirs of Geisha”等。它们都有各自的特色,但故事都以描写亚洲国家的旧社会为主,并且贯穿了当代中国(或亚洲其他国家)的积弱,内外交煎的局势,八国联军之役、日军侵华、国共内战、文化大革命,在这系列的书中很多时描述得诩诩如生。在这个大时代的背景之下,主人公往往被大众称为“传统女人”,故事被形容为悲剧。其次,这些书都以断代家族史写法手法书写,将封建保守的陈规漏习的暗阴片一丝不挂揭露出来,跟现代社会民主自由开放的想像成强烈对比。

读过美籍华人作家马严君玲《落叶归根》后,笔者抱着好奇的心态去读《鸿》,想看看两位经历相近的作家如何论述自己。当我发觉《鸿》早已在一九九二年获得英国NCR图书奖、全英作家协会记实文学奖及一九九三年获颁英国FAWCETT女性文学奖时,笔者很难理解这种现象:为何华人作家以英文书写她们的中国经历,总会受到英美、及西欧诸国高度赞扬?好像美国《华盛顿邮报》评《鸿》:“如果还有谁对本世纪中国人命运的悲剧性质存有任何怀疑的话,这部回忆录会让它一扫而光”。从西方报章的评论,发觉大众媒体都认为近代中国人的命运就是个悲剧,无论《鸿》是否据实直书,悲剧就他们眼中的中国。

《鸿》的作者张戎在外流学多年,在英国取得她的博士学位;而《落叶归根》作者马严君玲亦有相同的心路历程。两部作品同样受美国及英国文坛推崇备至,一起挤身了国际丛书销售榜其中一员,成为了Bestsellers。两部作品被誉为“真正中国风味的东西”,是“绝无虚构的中国;如一页素人自传”这便令我更大惑不解了。是什么原因促使中国作家以英文撰写小说故事,待到了销量保证后才作中文译本?一本内容被誉为震撼,受到西方文坛推崇备至,并且成功印证近代中国文化转变的权威刊物,既然能够在欧美如此走红,飞升国际,并且成为了今天大学课程的指定读物,为何就只能“飞升国际”,而不能“扬威国内”?除了一些随口up得出的即食keywords(例如政治、中共、毛泽东、邓小平、六四、批评中共),我们还可以有什么解读?

笔者从前在书店打书钉的时候,总爱挤身在近年大量涌现的亚洲女性小说群之中。每次执起一本新出版的图书,第一时间会被书背的推荐引言吸引,以为这些故事都真实反映了亚洲女性的悲剧故事。但读过几部作品之后,却有一种戚戚然的感觉。我想从书中读到亚洲的落后,洽好是一种镜像,用作反照今天亚洲各地区对现代化响往的合理性,从而辩解自己见树而不见林的视觉。万众期待的Mao: The unknown city将于本周出版,希望大家在细味张戎的作品时,也会从另一种角度思考作者论述中国(或亚洲)的角度。

文章来源:《独立媒体》

注:新唐人网站每周一至五连载 《鸿─三代中国女人的故事》

相关链接:【禁书】张戎《鸿:三代中国女人的故事》 作者自序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