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評委講評2009年經濟獎

Facebook

【新唐人2009年10月13日訊】2009年的諾貝爾經濟獎的兩位得主,都不約而同地研究了在經濟活動中如何更好的管理和合作的問題。尤其全球面臨自然資源被嚴重破壞、氣候暖化等巨大的難題,如何解決,今年大獎得主有特別的貢獻。

下面請看本臺記者從斯德哥爾摩發來的採訪報導。

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有別於傳統的經濟學理論,人類的經濟活動對社會和自然資源帶來的巨大影響,如何對應、如何共同生存是今年被廣泛關心的話題。

烏普薩拉大學政治科學教授雷夫•列溫(Leif Lewin, Professor of Political Science,Uppsala University):“她的理論是我們如何合作,好使我們共有的資源不至於被破壞。”

76歲的奧斯特羅姆(Elinor Ostrom)是自1968年瑞典央行頒發諾貝爾經濟學獎以來的一位得獎的女性。

“她是個政治科學家,而不是個經濟學家,她的理論和市場沒有關係,而是關於共有資源,我們大家共有的財富。”

“(她的研究)有利於解決全球的環境問題、氣候問題等我們的共有的自然資源問題,強調我們面臨的問題的嚴重性,指出惟有合作才是出路。”

另一位得獎人是77歲的威廉姆森(Oliver E. Williamson)教授, 他對企業的經濟治理邊界的研究得到評委的褒獎。

採訪諾貝爾獎評委、經濟學教授馬茲•皮爾松(Mats Persson):“他對企業的邊界進行研究。甚麼樣的交易應該在企業內進行,甚麼交易應該在企業外在彼此競爭中進行。”

評委說他的理論解釋了大公司企業生成的原因,為西方社會針對競爭和壟斷的立法限制提供理論支柱。

“威廉姆森幫助我們根深入理解這個問題,一些企業的擴張對社會是無害的,而有一些企業擴張的原因對社會是有害的。威廉姆森對這方面的立法工作有所貢獻。”

新唐人周宇、鄭新、張華斯德哥爾摩報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