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波:名导王小帅为何在自己的祖国“偷渡”?

偷渡,从来都是从一个国度非法过境到另一个国度。然而,在一个国家之内同样也可能存在“偷渡”,前提是这个国家的户籍制度森严,在城乡之间、城城之间、乡乡之间和区域之间,有着巨大的屏障和天然的藩篱。

日前,北京最大的倒卖进京户口案开庭。92份违规户口被冻结,其中包括著名的第六代导演王小帅的户口。涉案人曾帮王小帅虚构研究生学历和服务处所办理户口。

王小帅的想法或许很简单,就是想从户口所在地河北涿州“偷渡”到首都北京。但是,这么一个成功人士,一个著名导演,为何千方百计、冒着巨大的法律风险在自己的祖国“偷渡”?原因很简单,收益的预期很大,涿州与北京相比有着天然落差。仅仅是为了北京户口这个面子或者尊严,相信很多人也愿意一博。

有评论说,王小帅“攻克柏林,拿不了北京户口”。所谓攻克柏林,是指王的《十七岁的单车》《左右》拿了两座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王小帅攻克柏林,为何不能攻克北京户口?很简单,因为户口背后不是一张纸,而是一堵墙,一堵“柏林墙”。

这堵“柏林墙”横亘在中国的城乡之间、城城之间、乡乡之间、区域之间已经几十年了。这堵看不见、摸不着的墙,对墙里墙外的每个人而言,虽然像噩梦一样怪诞、荒唐,却又像石头一样真实、坚固。每一个人在这堵须仰视才见的“户口柏林墙”面前都那么的无奈、那么的弱小。很多为流动苦恼的中国人为冲破“户口柏林墙”而竭尽所能,合理与不合理的,合法与不合法的,法律诉讼、考学落户等等无所不用其极。如果调查一下,其种类也许不会少于东德人翻越柏林墙的方法。当然,王小帅的“偷渡”也是一条便捷的路径。“偷渡”所产生的“权力寻租”空间自然也随之扩大,北京户口30万几乎成了一种公开叫卖。但总的来看,“户口柏林墙”依旧岿然不动。攻克柏林容易,攻克“户口墙”难矣。

王小帅败走“京城”,让我想起来,郎朗、李云迪、胡军、章子怡、汤唯、周迅,我不知道他们六人之前是否都有北京户口,我知道的是他们都已通过香港的“优秀人才入境计划”,拿到了香港身份。王小帅败走“京城”,还让我想起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的“成功线路图”。除去印尼,如果把奥巴马生活工作的地点进行连线,你会发现他的足迹跨越了美国大陆的西部、南部、中部和东北部,以及大陆之外的夏威夷群岛。流动可谓广泛,迁徙可谓频繁。他不停地变换学校,不停地变换工作,不停地变换城市,不停地职业转型。这其中大部分选择都是奥巴马自己的选择。我相信,正是迁徙的自由以及转型的便捷,为奥巴马的成功打下了基础。试想一下,如果每一个拥有梦想的人都必须在自己的祖国“偷渡”的话,那么,这种梦想实现的几率会有多大呢?

中国有两堵墙,一堵是万里长城,大部分中国人为之感到骄傲、自豪。还有一堵墙就是“户口之墙”,相信大部分中国人都为之感到苦恼、耻辱。这堵墙是时候拆除了。貌似强大的德国柏林墙在28年之后一夜之间拆除了。中国的“柏林墙”也该拆除了,千万别说什么积重难返,别说什么无从下手,总得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表吧。没有人愿意再暂住在自己的祖国,也没有人愿意在自己的祖国“偷渡”。是时候了。

—— 转自《大纪元》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