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元造桥奇迹 何明德女儿传承善行

【新唐人2009年2月13日讯】(中央社记者黄国芳嘉义市13日电)“每人100元,搭起善心桥梁”,嘉义市民何明德40年前与好友,开始出钱出力造桥,迄今建造第355号桥,他虽已过世,但其精神由女儿、女婿传承,继续建造爱心桥梁。

嘉邑行善团造桥义举,起源于单纯的动机及感人的故事,何明德女儿陈美智表示,父亲于1969年深感市区道路窟窿害人不浅,招募一群好友带着工具,秉持为善不欲人知,利用晚间到处填补坑洞,这就是行善团的前身。

1971年,嘉义县中埔乡有一对国小兄弟,因上学涉水过河,双双灭顶,何明德与一群友人认为在偏远地方,政府力有未逮地区建造桥梁,解决当地民众行的困难会更有意义。

于是,何明德与善心人士分别向亲朋好友募集造桥功德金,每人新台币100元,当时有300多人响应,由学土木工程的何明德负责设计,大家出钱出力共同造桥,1个多月的时间,完成第一座位于中埔乡石砂村的“惠生桥”,此次合作经验,成为行善团往后运作的模式。

几10年来行善团成员默默造桥铺路,经口耳相传,也凝聚基本班底,每到假日,便有人骑车或坐公车,以不同方式抵达造桥地点贡献己力。

行善团团员包括各行各业,遍布全台,团员出钱出力,每周日清晨,从嘉义市定点搭车到工地,一起挑石、铲沙、灌浆,工作、休息都没有固定时间,团员全都自动自发,大家工作抢着做,当每座桥梁完工后,居民舞龙舞狮庆祝时,行善团已为下一座桥梁施工作准备。

陈美智说,父亲坚持规定造桥功德金每人100元,不多不少,他认为行善不分贫富贵贱,人人机会均等。

陈美智表示,1982年,行善团完成第100座“大谢桥”,团员才正式以焚香祭典方式,焚烧工作人员名单,向上天登记,从此行善团每完成一座桥都以“善”为名,直到1992年第193座桥梁完成,改以“行”为桥命名至今,目前则是第355号桥梁“行朝桥”。

1995年,何明德荣获菲律宾麦格塞塞奖的社区领袖奖,引起国内媒体不断的报导,大幅提升嘉邑行善团的知名度,捐款造桥的人数达到22万人,原本1、200人的假日造桥义工,更曾突破400人。

1998年2月1日,何明德病逝,后来行善团因理念不同,分为嘉邑行善团及何明德行善团,但两个行善团的造桥志业,至今还持续进行,并未中断。

陈美智与夫婿萧丰彦以父亲名字成立“何明德行善团”,秉持父亲遗训“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人在做、天在看”,迄今还是以4个月100元,带领团员继续在偏远地区建造善心桥梁。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