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主不再頻繁換車 美國車輛平均車齡超過12年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5月17日訊】近年來,在汽車價格上揚、汽車使用壽命延長和技術進步等因素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美國車主選擇延長自家汽車的駕駛年限。這一趨勢不僅改變了許多家庭的財務狀況,也重塑了整個汽車產業。

《華爾街日報》報導,對車主而言,延長汽車使用時間的經濟誘因,近來只增不減。根據線上購車指南Edmunds的數據,2023年3月新車的平均交易價格為46,660美元,比三年前的39,950美元大幅上漲。此外,美國勞工部的數據顯示,汽車維修和保養費用較去年同期上漲8.2%,保險費用飆漲22.2%。

這些不斷上升的成本,加上央行美聯儲(Fed)努力對抗頑固的通貨膨脹而調高利率,導致許多車主不再頻繁換車,儘量延長現有汽車的使用壽命。研究公司S&P Global Mobility數據顯示,美國車輛的平均車齡在2023年達到創紀錄的12.5年,連續第六年增長。

《華日》文章中報導了一個典型例子。愛達荷州(Idaho)一位45歲財務顧問莫里斯,24年來始終開著他的豐田輕型卡車Tacoma出行。儘管受到友好的嘲笑,莫里斯仍堅持認為這是他一生中最好的財務決定之一。

莫里斯這輛皮卡(pickup)行駛里程數已經累計超過30萬英里。莫里斯估計,即使維修和保養約需花費2萬美元,但比起買輛新皮卡,他也省下了10萬美元。

美國聯邦公路管理局(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數據顯示,過去50年來,車輛的使用壽命顯著增長,車齡10年或以上的汽車所佔比例,從1977年的16.9%攀升至2022年的44.2%。車輛本身的耐用性,加上配備先進技術的新車型維修成本更高,進一步鼓勵車主延長現有汽車的駕駛壽命。

密西根州一家修車行老闆親眼目睹了這一趨勢的轉變。這位老闆曾經在修車行的牆上展示客戶行駛達20萬英里汽車的照片,藉此向他們致意。然而,隨著駕駛舊型汽車的趨勢越來越普遍,他不得不終止這項傳統。

「我已經走無法招架了」,老闆說,大量的老車型湧進他的店裏。他表示,現在許多客戶都還開著1990年代末和2000年代初的汽車。

長期擁有汽車的經濟效益也可能因車輛的品牌和車型而異。根據研究公司J.D. Power針對汽車可靠性的最新報告,購買雷克薩斯(Lexus)和豐田(Toyota)新車的車主,頭三年內報修的問題最少。相較之下,電動車(EV)問題發生率最高,部分原因在於其電池和技術問題。

住在馬里蘭州的牛頓夫妻曾經規律性每8年更換新車。但去年,當他們的2017年份福特運動型多功能車型(SUV)Escape需要更新變速箱時,這對夫妻決定花費6,500美元進行維修,而不是以高出許多的價格購買同類新車。

「我很高興現在沒有汽車貸款債務」,56歲的聯邦承包商牛頓先生說。這對夫妻打算未來幾年仍繼續開著這輛福特汽車。

據統計,今年至4月期間,新車價格下降0.7%,而庫存水平則提高0.5%。汽車在經銷商手中停留時間為77.5天,比去年同期增加近30%。新電動車定價下降幅度更大,4月平均價格年降了4.8%,庫存水平增加113%,在經銷商手中平均停放了90天才能售出。

(記者楊采華綜合編譯報導/責任編輯:林清)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