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阿里披露股權結構 國企滲透再引關注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3月04日訊】阿里巴巴集團在接受美國證監會(SEC)調查後,披露集團有超過12家實體的部分股權,由中共國有企業或外國主權財富基金持有。中共用控制科技企業的「黃金股」,再引關注。

根據阿里巴巴在美國和香港提交的文件,阿里旗下超過12家實體的部分股權由國有企業或外國主權財富基金部分持有。其中,國有企業持有阿里巴巴6個直銷業務實體的股份,也取得體育、健康、物流和本地消費服務等多個商業實體的部分股權。

中共國營企業持有阿里巴巴的股份,截至2023年3月的會計年度,這些業務佔阿里巴巴總收入的比例約6%,其中5家持股比例低於10%,另一家持股比例低於30%。

資深政經評論家吳嘉隆:「它主要是用1%的黃金股或者俗稱乾股,取得提名董事的權利,可能可以干預或介入公司的重要決策,然後呢,以阿里巴巴做範例,如果阿里巴巴都接受,其它企業大概也不得不接受這種國家控股方式。也就是說,用國家控制1%的股份,這1%可能國家也不用出錢,然後就等於介入,但是不是完全的國有企業是這個意思。」

中華經濟研究院助研究員王國臣認為,中共當局希望形成一個以國有企業為中心,來推動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模式。

中華經濟研究院助研究員王國臣:「第一個是它不相信外資,第二個它不相信民營企業,所以對於民營企業它當然就是強迫的黃金股權入門,然後來掌控它的經營方向,符合國家的安全或國家的經濟發展方向。」

王國臣表示,第三個因素是加強對於這種平台經濟的控制。

王國臣:「可以看到從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到今年的各地方政府工作報告,都提到了所謂的數位經濟,也就是說在確保平台經濟是可以在北京當局的掌控之下,有序的鋪展。他們希望依託整個數位經濟,進行下一波的中國大陸經濟成長。」

資深政經評論家吳嘉隆表示,這是一種新的型態,效果如何,需要觀察。不過,基本上是傷害民營企業的積極性,傷害民營企業家的投資方向和投資能量。

吳嘉隆:「它以為國家把手伸入大型民營企業,不管是科技的,金融的,還是電子商務的領域。它以為這樣可以增加國家對技術跟商業的控制,其實恐怕它到時候會發現算盤大錯,因為這樣做的結果,其實是引來副作用,引來反效果。」

王國臣認為,對於後續中國經濟並沒有太多的衝擊面。

王國臣:「因為這是大家都知道的整個國進民退或整個新型舉國體制之下的趨勢,那這種東西只會強化外資企業或民營企業的擔憂。因為這某種程度是背離了美中經貿協議中的強制技術轉讓或者是開放股權的部分。那另外對中國大陸境內的民營企業,當然能跑的就繼續跑,那不能跑的大概也不會增加額外的投資,因為到時候會被整個黨或者是被整個國家給收割。」

中共政府實體去年從阿里巴巴和騰訊控股等中國科技領軍企業手中獲得的所謂「黃金股」,這種股權結構允許政府提名董事或影響公司關鍵決策。

吳嘉隆:「資本主義講的是競爭,社會主義講的是控制,所以你會發現他們不同的方向。為了競爭,你要推動創新。為了控制,它要去抓到權力,然後不斷的看到權力鬥爭。在資本主義裡面,你看到的是不斷的推進技術,推進研發,然後透過創新來取得市場領導地位。在這個發展方向上,就表現成現在中共滿腦子都是控制, 都是監管,產業監管, 社會監管。」

吳嘉隆表示,中共當局這些技術性細節,無補於中國經濟結構性的缺陷和全面性的危機爆發。

編輯/黃億美 採訪/駱亞 後製/陳建銘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