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欄】美新任大使重申對中共強硬原則

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Antonio Graceffo撰文/信宇編譯

美國總統喬‧拜登提名的美國駐華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Nicholas Burns)日前指出,美國政府有權「擴大我們對台灣的武器供應」。

在10月20日參議院舉行的職位確認聽證會上,伯恩斯幾乎擊中了中共的所有軟肋,歷數了中共希望外界停止追究的各個敏感話題,包括新疆、台灣、香港、新冠病毒(COVID-19)起源、國防和貿易等。

伯恩斯進一步指出中共針對新疆維吾爾人的集體謀殺和鎮壓屬於「種族滅絕」行為。他亦談到了中共在西藏實施的人權侵犯,以及中共對台灣的強硬施壓,宣稱這一切非人道行為都必須停止。

在過去五年裡,歐盟和其它國家亦強化了針對中共政權的強硬立場。歐洲議會和其它盟國也已經採取行動,譴責中共在新疆的暴行、對台灣的軍事威脅以及破壞香港民主自由等。世界上許多其它國家也要求對全球新冠疫情(COVID-19)的來源進行調查,認為病毒來源調查問題明顯存在暗網陰謀論。

現在看來,伯恩斯指出中共政權是一個「危險的競爭者」,此舉正越來越被世界各方接受。這對美國外交而言絕對是個好消息,因為美國將得到全球更多力量的支持,不再被視為在遏制中共方面作出單邊決定的「孤軍奮戰」。

為此,伯恩斯呼籲美國加強與歐洲和日本等盟國的合作,以便對中共施加真正的經濟影響力。另一個目標就是在印度-太平洋地區建立聯盟,伯恩斯認為此舉將對於對抗中共政權至關重要。他讚揚了美英澳(AUKUS)三邊安全協議和美日印澳四國集團(Quad),稱這兩大組織重振了美國與澳大利亞和印度的關係,並進一步強化了美國與日本和英國的關係。

在國防領域,伯恩斯主張維持美國在日本、韓國和關島的軍事存在,作為對抗中共戰略的重要部分,這一立場得到了美國盟友韓國、日本、台灣、澳大利亞、印度以及其它在南(中國)海和印太地區與中共存在領土分歧的國家和地區的共同支持。他還進一步警告稱,中共正在累積核武器對外界產生重大威脅,此舉違反了中共此前作出的儘量減少其核儲備的承諾。最近,北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宣布將擴大其戰略重點,以應對不斷上升的中共威脅。

伯恩斯在雙邊貿易問題上態度強硬,指出,美國應該促使中共遵守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各項條款。

美中貿易戰剛開始時,全球一些大國指責美國搞重商主義。他們批評前總統唐納德‧川普(特朗普)擴充了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的權力。該委員會是一個跨部門的聯邦機構,負責調查外國對美國敏感行業的收購。由於CFIUS的調查和建議,川普政府成功阻止了中國公司的幾項重大收購。

而僅僅幾年後,歐盟議會就呼籲對來自中共的外國直接投資進行更加嚴格的控制。英國工黨的外交政策負責人麗莎‧南迪(Lisa Nandy)呼籲加強針對中共投資的限制,稱英國必須意識到中共帶來的多重風險。此外,荷蘭政府已經禁止中共公司在荷蘭建造核反應堆。

然而,在進一步禁止中共投資涉入之際,仍有中共公司參與英國的一個核項目。

同樣,在美國,一家與中共聯繫緊密的中國公司購買了境內一個稀土礦的大量股份,並將礦物運回中國進行加工。美國、歐盟和英國的許多立法者已經對國家安全面臨的這些潛在威脅表示擔憂。此舉表明美國針對中共的強硬立場在更多領域均可以獲得廣泛的國際支持,也證實美國與各個盟友可以在諸多領域展開廣泛合作。

可以預見,中共政權對參議院此次聽證會將不可避免地作出某種反應。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對伯恩斯的發言作出了隱晦的威脅:「我們奉勸伯恩斯先生認清世界發展大勢……客觀了解實際情況……不要低估中國人民捍衛自身權利的堅強決心和堅定意志。」

伯恩斯估計,中共政權最近的侵略性行動已經令這個國家與世界上其它國家越來越疏遠。種種跡象表明,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在價值觀方面與美國保持一致,民主國家之間在擴大合作和外交聯繫方面也有越來越廣闊的空間。

他強調,「我們應該對自身實力持續保持信心」,以對抗中共。「如果我們圍繞這種外交原則在全球構建美國力量,我們將無往而不勝。」

原文:New US Ambassador Aligned With Shifting Worldview on China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作者簡介:

安東尼奧‧格雷斯福(Antonio Graceffo),博士,在亞洲地區工作了二十餘年。他畢業於上海體育學院,擁有上海交通大學的中國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身為知名經濟學教授和中國經濟分析師,他為多家國際媒體撰稿。他還撰寫了一批涉及中國經濟議題的著作,包括《一帶一路之外:中國的全球經濟擴張》(Beyond the Belt and Road: China’s Global Economic Expansion)和《中國經濟簡明教程》(A Short Course on the Chinese Economy)等。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浩宇)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