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欄】007的中國麻煩

大紀元專欄作家John Mac Ghlionn撰文/曲志卓編譯

最新的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英國特工007)電影《007:無暇赴死》(No Time to Die,台灣譯為《生死交戰》)廣泛獲得好評。然而,這部電影的情節脫離了今天的地緣政治現實。其背後有一個更深層次的故事。

今天,中國——更具體地說,中國共產黨——對世界構成了最大的威脅之一,如果不是最大的威脅的話。邦德的故事情節永遠無法反映這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原因顯而易見,令人遺憾。

正如一些作者所指出的那樣,007的最新作品是間諜系列中的第25部,它顯示了007與現實世界劇本的背離程度。閉上眼睛,想像一下邦德先生與北京國家安全部的壞人搏鬥。你無法想像,對不對?這是因為高度控制著好萊塢的中共絕不會允許這種情節存在。

曾幾何時,邦德與時代非常同步。他與觀眾能夠識別的敵人作戰。例如,在1963年發行的《來自俄羅斯的愛情》(From Russia With Love)中,蘇聯是一個明顯的威脅。在勃列日涅夫執政期間,蘇聯迅速擴大了軍事行動——一個「超級大國」誕生了。世界處於高度戒備狀態,這反映在詹姆斯‧邦德的情節中。今天,根本不可能拍出類似《來自中國的愛情》這樣的電影——當然,除非它恰好是一部以中國為基地的愛情電影。

在《來自俄羅斯的愛情》上映十年後,羅傑‧摩爾(Roger Moore)在相當令人難忘的《007:你死我活》(Live and Let Die)中,前往加勒比海,監視邪惡獨裁者卡南加(Kananga)博士的行動。

與此同時,在現實世界中,海地總統是讓-克洛德‧杜瓦利埃(Jean-Claude Duvalier)。在他15年的恐怖統治期間,成千上萬的海地人被殺害或遭受酷刑。杜瓦利埃是個邪惡的獨裁者。在杜瓦利埃擔任總統之前,他的父親弗朗索瓦‧杜瓦利埃(François Duvalier)是歷史上最大的暴君之一。這令《007:你死我活》更具現實性,儘管電影本身相當溫和。

時間快進到2021年秋天,由優秀的丹尼爾‧克雷格(Daniel Craig)扮演的詹姆斯‧邦德在牙買加享受美好生活。當中情局特工、他以前的密友費利克斯‧萊特(Felix Leiter)出現時,邦德的平靜生活被打破了。邦德不情願地接受了從一個名叫薩芬(Safin)的危險惡棍手中解救被綁架的科學家的任務。由拉米‧馬萊克(Rami Malek)扮演的薩芬是個狂妄的壞人。薩芬嚴重燒傷的面孔凸顯著他的邪惡。他住在洞穴裡。他不像諾博士(Dr. No,007系列電影中的反派),而更像邪惡博士(Dr. Evil,美國電影《王牌大賤諜》中的反派)。他是一個滑稽可笑的對手。

當然,這種淺薄粗陋的情節對中共來說正合適。眾所周知,好萊塢多年來一直允許中共寫劇本,允許中共刪除任何被它認為不合適的語言或場景。

正如美國筆會(PEN America)發表的一份大型報告恰當地表明,十年來,「隨著北京擴大其作為世界大國、主要貿易夥伴、主權投資者和文化影響力的全球作用」,中共的「國內審查和控制模式已經超越了中國國界」。報告稱,除了脅迫政客之外,中共的目標還包括「出版商、作家、學者、記者和其他關注中國問題的人,無論他們的公民身分或居住地如何」。

詹姆斯‧邦德,一個桀驁不馴不向任何人稱臣的人,事實上屈從了中共。

當然,邦德並不是個例。9月初,派拉蒙影業將《壯志凌云:獨行俠》(Top Gun: Maverick)的發行推遲到2022年5月。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從出道到現在已經三十五年了,現在他回來了。他扮演皮特‧「獨行俠」‧米切爾(Mitchell),大膽無畏,對任何人都不屑一顧,嗯,除中共之外的任何人。

新的《壯志凌雲》得到了騰訊公司的資助,而騰訊公司與中共關係密切。在1986年發行的《壯志凌雲》第一集中,克魯斯自豪地穿著印有日本和台灣國旗的標誌性夾克貼片。然而現在,在克魯斯續集的預告片中,旗幟已經換掉,取而代之的是兩個模糊不清的「無攻擊性」的符號。

克雷格和克魯斯都是傑出的演員,他們只能用他們拿到的劇本來工作。應該受到責備的是受制於中共的好萊塢。可悲的是,電影真正代表某種實質內容的日子似乎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某些特許經營權在中國的流行就證明了這一事實。從《變形金剛》到《速度與激情》,這些無害的提供給青少年的作品為好萊塢和中共都賺了大錢,沒有人被冒犯。嗯,除了某些美國人。

正如上述報告所指出的,儘管對中共的批評是絕對禁止的,但對美國的批評似乎受到積極鼓勵。根據作者的說法,這是一個最新的趨勢。「好萊塢電影毫不猶豫地批評了美國的政治領導人,以至於一些美國人認為電影製作人和電影明星不愛國。」

這把我們帶回了007電影的話題。只要中共控制了好萊塢的敘事主題,反映當今世界現實的電影就會越來越少。被北京流氓「搖動」(shaken)並「攪拌」(stirred)得左右逢源的邦德已經不值一提了。正因這樣,與大眾的看法相反,我認為現在是邦德消逝的最佳時機。(註:「Shaken, not stirred」(用搖的,不要攪拌)是007系列電影中,邦德指定他最愛的馬丁尼調酒的經典台詞。)

作者簡介:

約翰‧麥克‧格里昂(John Mac Ghlionn)是一位研究員和散文家。他的作品發表在《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悉尼先驅晨報》(Sydney Morning Herald)、《美國保守黨人》(The American Conservative)、《國家評論》(National Review)、《公共話語》(The Public Discourse)等知名媒體。他還是《硬幣電報》(Cointelegraph)的專欄作家。他的推特是:@ghlionn

原文「James Bond’s China Problem」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浩宇)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