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變‧蔣宋夫婦】聖誕奇觀 萬民迎國主

系列之十一 作者:章閣

題記:本系列文章,筆者以蔣宋夫婦的視角,回顧西安事變前後的歷史,一覽蔣公「安內攘外」決策超越時代的洞見,同時呈現蔣公伉儷的做人理念、傳統價值觀。雖鼎鑊在前,刀鋸在後,蔣公身在虎穴威武不屈,為萬世樹楷模,留正氣在人間。本系列也將再現信仰的力量。面臨國難壓頂,蔣夫人宋美齡於難中不亂。聖誕之日,上天再降神諭。蔣公夫婦依靠正信闖過危難,南京四十萬國民歡迎國主安然歸來……

寒冷的夜晚漸露曙光,亦如黑暗終將過去。1936年12月25日早晨,蔣宋夫婦迎來聖誕日的萬縷光芒。燦爛的陽光,似乎帶來莫大的光明和希望。

然而事實上,整個聖誕日上午,叛軍仍然要求蔣介石必須親筆簽字,讓中央軍退到潼關以東,才能釋放他。否則張學良、楊虎城二人答應放蔣,這些將領也誓死反對。蔣介石乃是堂堂一國領袖,為人剛直,不屑於苟且之事,堅持不簽一字,不發一言。

宋美齡為助陣,開始著手整理行裝。她希望,在日落之前飛抵南京。然而,到了下午一點半,仍是沒有結果。宋美齡抱有的希望似乎被沉重的現實所擊碎。儘管如此,她仍然不願放棄。有人建議,可以先飛洛陽過夜。宋美齡堅持要與蔣介石同行,她說:「我們萬萬不可失望,若能誠摯禱告,必能達成願望。」

這一天,諸人在西安奔走往來,一片混亂。而此時,遠在南京的財政部長孔祥熙,經歷了一件神蹟,令其倍感欣慰。自蔣介石被劫持後,孔祥熙禱告時一直祈求上帝救蔣委員長脫離險境。12月25日聖誕早晨,他像往常一樣禱告。

孔祥熙禱告之後,信手翻開《聖經》。那本書有一千多頁,然而他信手翻到了《新約‧使徒行傳》第十六章第卅五節的內容,「到了天亮,官長打發差役來說,釋放那兩個人吧。 」孔祥熙看到這句話,心中為之一震,深感欣慰。他神思清明堅定:委員長今天要出來了。他還將此預感告訴了其他人,但當時沒有多少人相信。

時間一點一點地流逝,一直沒人來通報談判結果。眾人焦慮間,宋子文忽然走進來,說是城防司令楊虎城已經同意釋蔣。

蔣介石想在離開之前,與張學良、楊虎城二人作一個臨別訓話,以勸慰他們。當楊虎城率領自己的衛隊進來時,氣氛陡然變得緊張。他和張學良徑直步入蔣介石的臥室,立正敬禮。蔣介石請他們入坐,張、楊二人不敢,全都站在原地,不敢動一步。

宋美齡勸他們,委員長傷病未愈,不得不臥談,讓他們坐下來,比較容易聽其授訓。張、楊二人勉強就坐。蔣介石開誠布公與他們談了半個小時,宋美齡在一旁做速記。張、楊二人臉上顯露出感動的表情,以及發自內心的難以掩飾的慚愧之色。這些宋美齡都看在眼裡。

蔣介石在《對張楊的訓詞》中說:「須知國家不能沒有法律與綱紀,爾等二人是直接帶兵之將官,當然應負責任應聽中央之裁處。但余已明瞭爾等實係中反動派之宣傳,誤以余之誠意為惡意,而作此非常之變亂。」「余平生做事,唯以國家之存亡與革命之成敗為前提,絕不計及個人之恩怨,更無任何生死利害得失之心。」

張學良告訴蔣介石,他已經決心隨其趕赴南京,以示謝罪。蔣介石非常反對,稱他沒有伴行的必要,他應該留在他軍隊的所在地,並以長官資格命他留下來。張學良說,他有赴京的義務,因為他已向各將領表示,甘願擔負此次事變的全部責任。

下午4點多,孔祥熙在南京收到喜訊「蔣委員長脫險了」。稍後,孔祥熙又接到蔣介石親自從洛陽打來的電話。孔祥熙心裡極為喜悅,由衷感歎祈禱真的應驗了。

12月26日中午,蔣介石專機降落在南京機場,國府主席林森率領兩千多人在機場歡迎。蔣介石背部受傷還未痊癒,緩緩走下飛機,忍著傷痛在機場向眾人彎腰致敬,表示誠摯感謝。當蔣介石乘車進入南京城,沿途四十萬市民駐足等待,歡迎他們的國主平安歸來。舉國上下萬眾歡騰,各地國民大放爆竹,慶祝蔣介石脫險。

1936年的聖誕節,西安事變和平落幕,蔣介石夫婦於次日安抵南京。國民政府主席林森與首長在機場歡迎。(鍾元翻攝/大紀元)

這場西安事變,幾乎動搖國本。蔣介石於事變中,連續二次受傷,又被叛兵所囚,遭受大辱。事後,蔣介石說:「且東北軍痛心國難,處境特殊,悲憤所激,容不免有越軌之言論……」張學良劫持國主,以下犯上,通共叛國實為死罪。1936年12月31日,高等軍事法庭判處張學良十年有期徒刑,褫奪公權五年。蔣介石不計個人恩怨,更沒有任何生死得失之心,所以能夠一再寬恕張學良。

雖然叛將犯下通敵謀逆之罪,但蔣介石認為「部屬之罪惡,實亦即余之罪惡」,將罪責攬在自己身上。他念及張學良在東北易幟、中原大戰建立的功勞,特赦其罪。為保全他的性命,沒有放他回西北,以免他再受到共黨煽動,使中華民族發祥地陷入永劫不復之地。

西安事變能和平結束,在中國政治發展史中,可謂空前未有。宋美齡深知,此次事變的確不同以往,為此她也願意做出特別聲明——負責叛變的軍事長官主動負荊請罪,入京接受國法制裁,實為民國以來創舉。這也是後來國府特赦張學良的重要原因。

紛擾時局,落下帷幕。在張學良的心目中,蔣介石始終是抗日救國的三軍統帥,真正的民族英雄。

1937年7月17日,蔣介石在江西廬山嚴正聲明:最後關頭一到,只有抗戰到底,犧牲到底。(鍾元翻攝/大紀元)

1958年11月23日,張學良在台灣大溪見到蔣介石。張、蔣二人彼此落淚。張學良說:「我先前一直存著一個幻想,誤認共產黨也是愛國分子,希望國共合作來救中國。數年來共匪的作風,使我覺醒,我是幼稚愚魯,我不怨恨任何人,只恨我自己無識。」蔣介石回應了一句話:「西安事變,對於國家損失太大了!」

西安事變完全打亂了蔣介石「安內攘外」的布局,從此環環相扣,埋下了共黨篡政、大陸赤化淪陷的禍根,使一統的大中華演變為今日的局面。海峽兩岸,原本同宗同祖,卻因體制不同,給世界造成了「二個中國」的印象:一個是傳承中華文化的中華民國,一個是崇奉馬列共產思想的中共國,形成了「漢賊不兩立」的對峙局面。

結語:奇石奇語 「我將再起」

西安事變之後,時間和命運之神聯手為世界撒下了陰霾。中日二國戰況激烈,國際社會局面也不容樂觀,戰爭的陰影籠罩著世界。為了鼓舞中國人的愛國之心,堅定國人抗日必勝的信念,宋美齡振筆疾書,發表系列文章,匯編成冊,定名為「我將再起」。

宋美齡說:「倫敦聖保羅教堂南門頂上,有一塊雋刻端莊的石頭,上面雕刻著一個拉丁字 Resurgam,意為『我將再起』。」早年英國倫敦修建聖保羅教堂,「建築師克萊斯陶佛稜爵士(Sir Christopher Wren)要求一塊石頭作為中央的標記,俾工人有所準據。有人便從亂草堆中拿來一塊刻著這個拉丁字的墓碑。它的意義如此深刻,使那位建築師頗為所動,便決定在那個建築物中給這塊石頭安放一個永久的位置」,從那時起,這塊石碑就一直保存在教堂的南門頂上,「成為激勵所有看見它的人們的樂觀情緒的源泉了」。

「我將再起」,宋美齡欣賞這句話蘊涵的寓意,契合中國人的精神、意志、希望和理念。她認為這句話對中國人有著特殊的啟示。她深信:「中國民族的特性,具有起死回生的先天氣質,已一天天的更趨明顯,所以中國的精神,是不可能征服的。無論天崩地覆,我們會證明我們的勇毅同我們的人格的。」人格是無價之寶,儘管在當時的局勢中,很多人的人格被侵蝕了,「但我們希望終有一天它(人格)會變成一支光明燦斕的燈塔,將那些如陷深淵痛苦無告的人民導向安全的天堂。」

在中共統治下,中國人經歷了太多的苦難,太多的挫敗和屈辱,2020年又遭遇了大瘟疫、大洪水。在無以復加的浩劫中,中國人至今仍在苦苦掙扎,祈以求生。今日今時,吾人重讀宋美齡的期語「我將再起」,深感她對國人的真摯祝願。

蔣介石昔日定下「剿共」大計,時隔大半個世紀,全球終於響應。當人間徹底剔除共產幽靈後,中華恢復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傳統,中國也必將重新再起,重塑為一個充滿仁愛忠義、古風清淳的國家。在正邪較量中,中國經歷百年滄桑的撞擊和洗禮,終將撥去妖邪奸宄的遮蓋,還復朗朗乾坤。

參考資料:

1.陳鵬仁主編:〈西安事變回憶錄〉,《蔣夫人宋美齡女士言論選集》一、論著。中正文教基金會研究平台,http://www.ccfd.org.tw/ccef001/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3278:2015-04-20-05-51-14&catid=453&Itemid=258。

2.秦孝儀主編:〈西安事變對張楊訓詞〉,《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十四,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4。中正文教基金會研究平台,http://www.ccfd.org.tw/ccef001/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2960:0065-3&catid=140&Itemid=256。

3.秦孝儀主編:〈西安半月記〉,《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 》 卷三十五 甲、文錄,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4。中正文教基金會研究平台,http://ccfd.org.tw/ccef001/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3149:2014-06-12-06-17-19&catid=277:2014-06-12-03-27-33&Itemid=256。

4.葉永烈:《毛澤東與蔣介石》(四川人民出版社 華夏出版社),http://www.dushu369.com/mingrenzhuanji/mzdjjs/。

5.唐德剛整理:《張學良口述歷史》,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9年版頁308、331、4(唐序)。

6.林博(記者):〈幽禁21年張蔣淚對〉,原載《中國時報》(台北)2002-6-9。https://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6/9/21326.html。

7.王瑩採訪整理:〈揭開西安事變之謎──蘇墱基讓史料說話〉,《光華畫報》1997年12月號,http://xixiwest6.tripod.com/report/hlchang/sinorama.htm。

8.陳鵬仁主編:〈先總統蔣公百年誕辰紀念文〉《蔣夫人宋美齡女士言論選集》一、論著。中正文教基金會研究平台,http://www.ccfd.org.tw/ccef001/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3298:2015-04-20-06-05-56&catid=453&Itemid=258。@*#

點閱【西安事變‧蔣宋夫婦】系列文章。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張信燕)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