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戰 拆開華為5G基站已知輸贏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10月14日訊】中美科技戰如火如荼,中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設備和技術被多國政府和專家質疑存在國家安全風險,而日本專業科技實驗室拆解並分析了華為的最新5G基站,有了更多的發現。

拆解華為5G基站 中國產零件佔比不足1%

日本科技實驗室Fomalhaut Techno Solutions拆解華為5G基站中被稱為基帶的核心裝置後發現,其仍有27.2%的組件依賴美國供應商,且主要的半導體器件是由台積電(TSMC)提供,意味著華為正使用該公司先前囤積的晶元。

華為5G基站的生產成本約1,320美元,中國設計的零部件比例約佔48.2%,其中四分之一是華為委託台積電(TSMC)生產的被稱為中央處理器的半導體。由於美國加強管制,這些零部件有可能無法使用。而中國組件的價值中,大部分由海思的基頻晶元所佔,但海思的基頻晶元是由台積電代工。

華為5G基站也依賴美國供應商萊迪思半導體(Lattice Semiconductor)和賽靈思(Xilinx)公司的產品。對基站不可缺少的電源進行控制的半導體是美國德州儀器(TI)和安森美半導體(ON Semiconductor)等的產品。

此外,韓國零部件的使用數量僅次於美國,內存由三星電子製造,日本企業的零部件有TDK和精工愛普生等的產品。

Fomalhaut Techno Solutions指出,雖然華為5G基站的一些零件是由中國製造商提供,但就零件數量而言,中國產零件在華為5G基站中的佔比不足1%,顯示華為的5G基站仍高度倚賴美國製造的零件。

華為旗下的產品,從手機、5G基站,再到伺服器,甚至各種物聯網設備,無不仰賴晶元。對於一家硬體為主的科技企業而言,沒有晶元就沒有產品,沒有產品,企業也難以生存。

5月15日,美國商務部發布禁令,任何企業將含有美國技術的半導體產品給華為,必須先取得美國政府的出口許可,禁令實施前有120天的緩衝期,9月14日為緩衝期的最後一天。

8月17日,禁令進一步升級,美國政府在「實體清單」上新添了38家華為子公司,擴充後的實體清單上總共有152家華為關聯公司。同時宣布,無論在交易的哪一個階段,只要有華為公司參與,那麼世界上任何公司未經許可都不得出售用美國軟體或設備製造的半導體。

華為面對此前的禁令,只要不是專門為華為設計的晶元尚能採購現貨。但禁令接連升級,各企業理論上無法再向華為銷售,這條路也被堵死。9月15日起,華為難以再從商業途徑獲得晶元。

別國用華為設備和技術存國家安全風險

英國議會的國防委員會10月8日表示,有明確證據顯示中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與北京當局串通勾結,並稱英國可能需要比原先計劃更早移除所有華為設備。

另外,在未來幾週,德國聯邦內閣計劃將通過的一項法案,對電信設備供應商實行兩階段審批程序,除了對各電信設備組件進行技術檢查外,還要對設備製造商的「可信度」進行審查。

新法案雖然不是直接禁止華為,但將造成審批上的障礙。草擬中的法案規定的審批範圍不限於5G核心網路。也就是說,如果法案生效,德國電信運營商也得移除網路中的華為外緣設備。

10月9日,愛爾蘭重要新興網路媒體Gript刊登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朱敬一的文章,指出華為不僅是竊取資料或監控,更可能成為在關鍵時刻的致命問題。

朱敬一在標題為「華為:世界的數碼阿喀琉斯之踵」(Huawei: The World’s Digital Achilles’Heel)文中指出,關於資訊安全的討論,有些人基於「經驗主義」,要求具體的經驗與例證;有些人則認為只要有相當證據足以推論出漏洞即可,無須親歷險境。何況若對方目的在關鍵一擊,在關鍵時刻來臨之前,根本找不到證據。

朱敬一特別舉例說明華為風險。他指出,2017年6月29日到7月1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赴香港參加香港回歸20週年慶祝活動。當時許多媒體報導,在這段期間,香港所有無人飛機「同步地」無法升空,顯然中國相關部門在此關鍵時刻,借由通訊設備的掌握,癱瘓了民用無人飛機。

他表示,無人機就像有著翅膀與引擎的微型電腦,必須借由手機控制,當中也有GPS導航用以追蹤飛行路線。香港大部分無人飛機為深圳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產品,GPS導航是北斗衛星,其它路由器、基地臺、行動電話則多是華為產品。

朱敬一指出,這種「關鍵時刻的不作為」若發生在戰時,造成的衝擊當更為駭人。華為總裁任正非軍隊出身,華為在政府支持下奇蹟式崛起,雖是一傢俬營公司,公司內部卻設有中國共產黨的職稱「黨委書記」,讓這樣的公司向世界提供基礎設施,「阿基里斯之踵」雖然看不見,但危機已然埋伏。

(轉自看中國/轉載責任編輯:葉萍)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