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忠義不肯背叛劉邦被冤殺 勸他謀反的謀士機智對答逃得性命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09月06日訊】韓信的心腹蒯通深知韓信輕利重義,有恩必報,所以假託相面向韓信進言。他自稱受高人指點,深諳相術奧祕,從骨相、面容預測命運,一向靈驗。韓信果然很感興趣,請蒯通爲自己相面。

蒯通讓韓信屏退左右,一語雙關地說:「只看您的面相,最多不過是封侯,而且還有危險。但看您的背,則貴不可限量。」這裡蒯通說的「背」意指背棄漢王,「面」是相對「背」而言,意指忠於漢王。

他進一步闡述道:天下大亂之初,俊雄豪傑振臂一呼,萬人云集響應。大家的目的是推翻秦朝。現在變成了楚漢相爭,連累無數無辜之人肝膽塗地,骸骨暴露在荒野之地。項羽雖然起勢很好,威震天下,但如今受阻於成阜一帶,三年不能突破;漢王率領十萬大軍,在洛陽一帶憑藉有利的地形,一日數戰卻無寸土之功,連連敗退,他們都是智勇不足之人。如今雙方的銳氣已盡,財力空虛,百姓厭戰已久,盼望安定,但沒有可以依靠的力量。當下的情況,沒有聖賢大德之人難以平息天下的禍亂。現在兩個王的命運都掌握在您的手裡,你幫漢則漢贏,幫楚則楚勝。我願意爲您披肝瀝膽,獻上愚計,就怕您不願意採用。按我的計策,最好是兩不相幫,您與他們三分天下,鼎足而立。以您的聖賢才能,加上強大的兵力和齊、燕、趙、代的大片疆土,就可以把劉項兩家強制住。我們順應民意,天下人一定會來響應我們。再懷諸侯以德,以禮相待,諸侯們一定前來歸順,天下就屬於齊了。常言說「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其秧」,請您一定慎重考慮。

韓信說:漢王對我有恩,我聽說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我怎能因爲自己的私利而背信棄義呢?

蒯通說:「足下自以爲善漢王,欲建萬世之業,臣竊以爲誤矣。張耳、陳餘乃同生共死的刎頸至交,鉅鹿之戰時因爲小小誤會變成不共戴天的仇敵,欲置對方於死地而後快。禍患生於多欲而且人心難測!將軍和漢王之間的情誼不能和張耳和陳餘當初的感情相比,而和漢王之間的誤會卻遠遠超過了他們之間的矛盾,爲什麼堅信漢王不會加害於您呢?有言道:野禽盡,走犬烹;敵國破,謀臣亡。從前大夫文種復興了被消滅的越國,幫助勾踐坐上霸主的地位,自己卻落得功成身亡。這兩個例子還不能說明問題嗎?我聽說勇猛有謀使君主畏忌之人自身是危險的,功勞蓋世的人得不到賞賜。您涉西河、虜魏王、擒夏說、引兵下井陘、誅成安君,徇趙脅燕定齊,南摧楚人之兵二十萬,東殺龍且,向西報捷,就是我所說的蓋世無雙的功勞和天下無二的謀略,如果去歸附項羽,他也不敢信任您;如果歸附漢王,漢王也必然心存顧慮,您還能去歸附誰呢?處於人臣的位置上,功勞卻比誰都高,您很危險了!」

韓信(想像圖)(刊於1921年出版的《晩笑堂竹荘畫傳》)

韓信止住了蒯通的話:「先生不要說了,我好好想一想。」

過了幾天,蒯通看韓信沒有動靜,又去遊說:「善於聽取意見是成事的條件,能做出正確的決定是成功的關鍵。時機易失難得。請您一定要仔細體察。」韓信始終不願意背叛漢國,蒯通深知事關重大,如果他們的對話泄露出去絕對是滅門之禍,於是佯狂爲巫,逃離他鄉。

韓信始終沒有自立爲王,最後的結局真的印證了武涉所說的「項王今日亡,則次日取足下」的預言。

呂后蕭何合謀,以消滅陳狶後慶功騙韓信前來。韓信進了宮,呂后派武士把韓信捆綁起來,在長樂宮鍾室裡殺了他。

韓信被臨斬時說:「我後悔沒有採納蒯通的計策,競被婦人、小子所欺騙,這豈不是天意麼!」 呂后於是誅滅了韓信三族。

劉邦從征伐陳狶的軍營中歸來,到洛陽後,聽說韓信已死,一邊爲除掉韓信而高興,一邊爲他以往的功績憐惜。

劉邦問道:「韓信死的時候,說過什麼話嗎?」

呂后回答說:「韓信死前,說他悔恨自己沒有採納蒯通的計策。」

劉邦說:「蒯通是齊國有名的辯士。」 他下令齊國逮捕蒯通。

蒯通被抓來以後,劉邦問他說:「你叫淮陰侯韓信造反吧?」

蒯通回答道:「是的,我一再要求他造反,只是他不採納我的建議,以致落了個滅亡的下場。假如這小子採用了我的建議,您怎能殺得了他呢?」

劉邦大怒,說:「來人,把蒯通烹了!」

蒯通說:「唉,如果烹了我,那真是太冤枉人了!」

劉邦覺得很奇怪,問道:「你叫韓信造反,罪不容誅,有什麼冤枉的呢?」

蒯通回答說:「秦朝政權解體,東部各地大亂,各色人等同時起義,豪傑之士像烏鴉那樣聚到一起。秦王丟掉了帝位,天下的人都起來追求它,本領大而腳又快的人先得到了。人們常說,『盜跖的狗向賢明君主堯狂吠,並不因爲堯不仁德,而是由於他不是狗的主人。』當我爲韓信出謀劃策的時候,我心裡只爲韓信著想,並沒有爲你著想。況且,天下許多人都磨快了刀想像你這樣去爭奪政權,只是力量薄弱罷了。難道你可以把他們全部烹殺了嗎!」

劉邦聽了,理屈詞窮,只好對部下說:「算了,放了他吧!」爲此,饒恕了蒯通的罪過。

參考資料:《淮陰侯列傳》

(轉自希望之聲/責任編輯:李淨文)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