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者:抓孟晚舟是美長期戰略結果 建議孟庭外認罪

【新唐人2018年12月19日訊】中國科技龍頭企業華為總裁的長女、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在加拿大被逮捕後,雖然經過三場聽證會,好不容易以付出高昂的保釋金並接受十分苛嚴的監視為代價爭取到保釋,卻仍然面臨被引渡到美國接受審判的厄運。在這個事件的刺激下,中、加、美三國的關係變得更為敏感而難以駕馭。對此,有美國法學學者撰文分析了孟晚舟案的國際大背景和現實狀況,建議孟氏庭外認罪才有解套的可能。

華盛頓大學法學博士虞平日前撰文分析了孟晚舟一案發生的國際政治大背景,以及此案給美中關係造成的影響和可能的法律結局,指出抓捕孟晚舟並非川普政府一時的心血來潮,該案的司法程序前景難料,孟氏如想早日解脫這場可能曠日持久的司法糾紛,與美國進行庭外認罪協商是唯一出路。

這篇文章首先分析了美國對華為公司的調查以及為逮捕孟晚舟所做的充分準備。

文章稱,從孟晚舟遭逮捕的法律文件來看,美國紐約聯邦東區法院早於今年8月22日就簽發了對孟晚舟的逮捕令,聯邦檢察官起訴孟氏的理由也顯得「非常充分」——不但華為公司涉及違反美國對伊朗制裁的法律,利用香港實際控制公司向伊朗出口來源於美國的產品,而且孟晚舟本人還親自參與了掩蓋此事的過程,通過滙豐銀行向美國執法機構說謊。

美國對華為等中國高科技公司的調查甚至可以追溯到十多年前,中興公司因違反美國的出口禁令向伊朗和朝鮮出口違禁產品,被美國執法部門抓個正着並處以重罰,這個事件本身就是前車之鑒。而美國當局正是在處理中興案件的過程中,發現了有關華為與伊朗進行非法交易的新證據,才致使美國開啟了對華為的全面調查。實際上美方早在密切關注華為高管的一舉一動,所以這次孟晚舟遭逮捕並非偶然。

第二,虞平在這篇文章中還分析了以美國、加拿大為首的西方各國對華為異常迅速發展背後的擔憂和戒備。

文章指出,華為在美國等西方大國的眼裡,一直有着「令人琢磨不透的謎團」。華為的創始人任正非出身軍人,又被指長期為中國軍方供應設備,它與中共政府的關係是「剪不斷理還亂」,再加上這個公司作為一個民營企業透明度卻非常低,讓外界霧裡看花難以判斷。

更嚴重的問題是,「中國目前的商業環境絕不允許民營企業有任何的獨立性」。五眼聯盟(Five Eyes)聲稱,因為中共政府可以直接命令華為通過其設備技術將所有西方信息交給政府使用,所以使用華為技術將會把西方整個暴露給中共,「在這個信息掌控決定未來發展的人工智能時代,西方自然絕不會冒這個風險,即使是一丁點的風險」。

從目前華為的通訊設施被西方諸多國家排除在5G基礎建設之外的國際局面來看,對孟晚舟的逮捕和引渡並非川普政府的「心血來潮」,而是「基於其長期戰略上深思熟慮的結果」。

第三,文章從法律層面上分析指出:美加之間的引渡條約非常明確規定了雙方有義務對對方的引渡請求予以配合。在符合國內法律的前提下,被請求國有義務將犯罪嫌疑人引渡到請求國。

此外,美國的司法機構獨立,在行政倫理上,連總統都無法越級命令具體辦案人員撤銷案件。「在案件已經調查完畢,犯罪事實清楚的情況下,檢察官很難做出不追究犯罪的決定」。雖然川普擁有總統的特赦權,但在美國政府已經把中共視為「戰略競爭對手」甚至是「敵手」的背景下,他動用這個特赦權釋放孟晚舟的可能性也非常低。

綜上所述,文章最後建議,「最佳的也是最節省美中雙方成本的做法是:孟晚舟被引渡到美國後與聯邦檢察官達成辯訴交易,即認罪受罰,為美中僵局解套。」採取這種方式,孟晚舟或許可以免受牢獄之災,「有尊嚴地解決案件」。

不過,文章同時也指出,孟晚舟被捕後,中共方面「陰謀論隨之風起」,呼籲北京當局採取反制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把孟晚舟一案推向了「一條難以駕馭的道路」,同時也將美中關係「拋向不可捉摸的深淵」。所以,該方案在多大程度上會被「民族情緒高漲的中國」所接受則是一個巨大的問號。

(記者竺穎報導/責任編輯:戴明)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