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人如何求學和選拔人才?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11月27日訊】古代入學、選才也有門檻,但不是「政審」(政治審查)。古人講承師問道、尊師重道。

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文化燦若星河,光耀寰宇,更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中的瑰寶。古代社會的教育體制對文化的傳承功不可沒。古人求學如在哪個朝代遭遇「政審」的話,中華文化恐早已斷魂。

上古三皇五帝時代,屬中華文化的始創之際。大道初行,人神共存。許多被現代人認為是神話傳說的故事,多發生於上古時期,如女媧補天、神農嘗百草、黃帝戰蚩尤。

《禮記·禮運》記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史記》、《尚書》中也有記載那時的人才選用是選賢舉能。

帝堯立「誹謗木」

堯承天命繼帝位,創立法定九州。堯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了舜,並讓九個兒子與舜共事,考察舜,最終仁厚守道、孝義恭廉的舜通過了考核,獲得了禪讓的帝位。堯把本應屬於自己兒子丹朱的皇位拱手讓給了外氏。堯覺得丹朱懶得很,又虛妄好鬥,心智未開,遂發明圍棋,讓他先去入「段位」吧。

上古先聖就這麼「傻」!但卻智商奇高。《史記》記載帝堯「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堯典》記載堯定四季分節氣,教民農耕,治理洪水,創作樂舞,無為而治,天下大同。

《呂氏春秋》記載堯樹立了「誹謗之木」:由兩根橫木相交於柱頭之上,其狀如花,豎立在交通要塞,讓天下百姓隨時寫出他的過失。

這不是明擺著授政敵以柄嗎?「誹謗之木」演變為後世的「華表」,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之一。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它來源於中華傳統神傳文化!

上古三代的教學

史料記載,「教育」一詞最早見諸《孟子·盡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許慎《說文解字》講:「教,上所施下所效」,「育,養子使作善也」。儒家講修、齊、治、平。王陽明講知行合一。教育的核心價值就是將上天傳承給人類的大道代代踐行、理悟領會、薪火相傳。

夏朝便有了官辦學校。《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西周時期,官辦學校分國學和鄉學兩類。國學又分小學和大學兩級。

現代學者稱古時大學只相當於現在的小學高一點的水平。實則不然,那時學校招生基本上也就是七八歲到十五歲之間,學習詩書、數學、天文曆法,還要學習射箭、騎馬。軍事知識和技術能隨便學嗎?擱在中共頭上,還不得「政審」個底朝天。家長們也不樂意了,這孩子哪能吃得消啊!

春秋,孔子興辦私學,提出「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使教育走向平民化。教學內容是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但,真的要領會課堂教學內容,不那麼容易。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孔子說啦,只有在孝悌信愛仁做到了後才能去學習文化知識。

這個入學門檻有些高吧?也有點奇怪了,都做到了,那還學啥啊?不是「有教無類」嗎?這個現代人就不理解了。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深邃之處了,收徒弟是有講究的。

過去弟子進山求道,師父什麼話都不說,就是要他天天上山砍柴,直到有一天,弟子吃苦到頭了,戾氣全無,師父才開始講道。入世的儒道,也要先行歷煉。

漢代的察舉制與太學

漢文、武帝創建了察舉制,就是皇帝下詔天下舉賢良方正之人進朝為官,歡迎天下賢士對策,說出皇帝、大臣、為政之不足,天下民眾之不平,且「悉陳其志,毋有所隱」。這可不是毛澤東的「引蛇出洞」!你真敢說,就真給你官當!

漢武帝即位之後「舉賢良文學之士」,著名大儒董仲舒對策口無遮攔。他說啊,君主的政治違背天意時,上天會以災變、怪異等「天譴」形式對君主發出警告。若在1956年,這就是大右派的節奏。沒想到漢武帝聞之驚歎不已,遂任他江都易王劉非的國相,教化民眾。董仲舒「天人三策」遂成漢史上對策佳話。武帝納董諫「尊儒術」,結束了春秋諸子百家爭鳴局面。

漢武帝還立太學,置弟子五十人,設五經博士教授儒家詩書禮易春秋的經典。五經博士編制是七人,師生比為1:7,小班教學。這是當今的研究生待遇了,足見漢武帝對儒家學術的重視;同時,武帝還對入學者出身降低門檻,唯才是舉,家境貧寒者享有助學金。

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政局動盪的原因,官學式微,私學興起,時尚玄學,琴棋書畫亦成世代相襲的學問。曹丕即帝位後,採用九品中正制用人制度,漸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

綿延千餘年的科舉制

大業二年(公元606年),隋煬帝始置進士科,開創了科舉考試制度,此後科舉制度延續了1,300多年,是隋唐以來的傳統社會主流的教育教學體制與人才選撥模式,也是傳統文化傳承的主要途徑之一。

不得不說,大唐盛世得益於它的科舉與選才制度的公正、開放與包容。

在唐朝,人們拒絕「學好數理化,不如有一個好爸爸」的裙帶歪風。唐朝從帝王到布衣崇尚的是「學好聖賢書,走遍天下都不怕」。

《唐摭言》卷十記載:「劉得仁,貴主之子。自開成至大中三朝,昆弟皆歷貴仕,而得仁苦於詩,出入舉場三十年,竟無所成。」大意是,皇親國戚宰相後人參加高考,考了三十年也考不上。

唐玄宗寵信的一個樂師之子要考進士科,樂師求玄宗寫條子特批。負責進士及第的禮部侍郎李暐了解到,這孩子也就是一個「三本」(當今大陸第三批次本科)左右水平,他拿到條子如燙手的山芋,趕緊上報宰相李林甫。李林甫找到唐玄宗說,明經、進士科考試制度亂了,人事制度也就亂了,國家也亂了。唐玄宗隨即把條子撕了。

鯉魚跳龍門的例子不勝枚舉。大家都熟悉的唐朝宰相韓愈、王播,從小都是農村孤兒,進士及第做朝廷大官。張九齡平民出生,進士及第官至宰相。

大唐時代崇尚真才實學,是金子總要發光。杜牧因一首《阿房宮賦》被舉薦到主考官崔隁那兒,後進士及第。大唐的進士既要考儒家經典,又要考時事對策,難度可想而知。

唐朝科舉考試的科目分很多專業: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書、明算等,包含儒家經典、法律、書法、數學與天文等專業,實行全國統一招生,各州按名額層層考試。唐朝的官學和私塾都很發達。據《新唐書》和《通典》統計,唐太宗貞觀前五年,每年州縣地方生源60,710人,國子監、太學、四門、律、書、算六學有生源2,340人,可見唐朝多從地方選拔人才。

此外,唐朝還設有童子課,舉神童,宰相劉晏、李泌,還有唐初四傑的楊炯都是童子科出身。唐朝科舉還對東南亞及朝鮮半島、日本開放,向世界展現了大唐文化的開放與強國盛世。

日本的阿倍仲麻呂和新羅的崔致遠飄洋過海赴大唐登科進第,成為一千多年前的中國通,為中華文化的遠播做出了貢獻。據史料記載有約3,000多外國人在唐朝做過官,其中中央級官員達20多人。

談到唐朝,就不能不談唐詩。

唐開元以後,進士科詩歌是必考項目。很多膾炙人口的唐詩名句,多是大詩人的高考考場之作,如錢起的「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白居易的「玉人如不見,淪棄即千秋」,祖詠的「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也有金榜題名後的得意之作,如孟郊考上進士之時,奮筆疾書:「昔日齷齪不堪言,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遍長安花。」

科舉制度對唐朝的文化發展與國家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此後經過一些流變和發展直至清末(1905年)被廢除。

在民國之前的中國幾千年教育體制中,還出現過書院制,類似今天的私立學院。它起源於唐代,興盛於宋代,直至清末。兩宋時書院近400所,在書院中能自由講學,傳經受道,書院的發展得到官方的支持,成為傳承中華文化的一種奇葩方式。

幾千年來,傳道授業解惑的經世大事——教育,關係到國家興衰、文化傳承、個人命運。沒有哪一個朝代在普天民眾享有教育權利之前要來個「政審」。只有驅逐中共,教育方得始終。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張信燕)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