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奇怪的人民幣貨幣政策

【新唐人2015年8月16訊】據大紀元電子報8月16日的報導,人民幣貶值促使大宗物資價格下跌與新興市場趨於弱勢,這確實是隱憂。

人民幣貶值預期會在全球傳送一波通縮浪潮。這個措施也使其他亞洲國家貨幣出現貶值壓力,並使已開發國家的進口商品價格下跌,這會使西方國家的工作機會減少或商品邊際利潤降低。

分析師Charles Dumas指出,人民幣貶值會使通貨緊縮的現象「出口」到國際社會,如英、美等被高估的貨幣可能會隨著便宜商品的進口而貶值,也可能造成現在的西方股市牛市榮景結束。

貶值2%對中國出口(七月時下降8.3%)的幫助不大;國際清算銀行計算的中國實質貿易加權匯率指數(real trade-weighted indices),在六月時是126,去年同期是111,102年時則是105,可見貶值只是反應國際貿易變動的趨勢。

貶值看起來更像是一個訊號,尤其是對國際貨幣基金的宣示,以讓人民幣獲得準備貨幣或特別提款權地位,獲得這個地位部份是為了名聲,部份是為了幫助財經部門。所以表現出人民幣有匯率彈性可能有幫助,但是這個動作不能大到驚動亞洲鄰國或美國。

北京能成功達到這些目標嗎?小幅度的貶值會引起投資者對大幅度貶值的期待,這會讓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央行)支出高額存款準備去捍衛新匯率。

目前人行很像是在耍特技,它要達到多重互相排斥的目標──使投資趨動的經濟轉型為消費趨動而不會讓成長下滑太快;遏制房地產和股票投機,但不會損害工業發展;讓市揚發揮更大力量但又不至於變動太大;擴張金融部門但又不至於承受九○年代熱錢造成的亞洲金融危機。要同時做到這些實在是太難了,因此人行注定會不斷丟出令人困惑的貨幣政策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