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重貶 波及全球 各界關注

【新唐人2015年08月16日訊】新聞週刊(488)在過去一週裏,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大幅下跌超過4%,中間價從週一的6.1162元兌1美元跌至週五收盤的6.3975元兌1美元。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人民幣重貶引發了整個世界貨幣和股票市場的震盪。而人民幣是否會進一步貶值,也成為各國政府、金融機構乃至普通民眾關註的問題。讓我們來看下面的報導。

本週二,中共央行中國人民銀行突然宣佈,將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大幅下調近兩個百分點,創下20年來單日最大跌幅。消息公布後,亞洲各國貨幣紛紛跟進貶值。其中,韓元貶幅超過 1%,新臺幣、新加坡元、新西蘭元和澳元等貨幣的貶幅也都超過0.5%。印尼盾兌美元的匯率也下探至數年來的最低位。由於中共央行在過去始終對人民幣匯率實施嚴格管控,加之中國剛經歷了大規模的股市震盪,此次人民幣急速貶值完全超出市場預期。

中國金融智庫研究員鞏勝利:「一下子貶去兩個百分點,那的確很嚇人,因為人民幣歷史上從來沒有這樣做過,所以給人們帶了一些不穩定的因素。」

人民幣貶值影響,歐美股市在當天也遭受重挫,各大股指全線下跌,其中德國DAX指數跌幅近3%,道瓊斯工業指數、標普500、納斯達克指數均下跌1%左右。中共央行稱,這是人民幣的「一次性」貶值,以完善人民幣市場化程度和基準性。然而就在第二天的週三上午,人民幣報價再度下跌1.6%。連續兩天重貶導致亞洲各大股市全線下滑,臺股指數跌破8300點,香港恆生指數跌幅超過2.4%。全球市場開始擔憂人民幣將會出現進一步的趨勢性貶值。路透社的一篇報導稱,來自中共政府內部的壓力可能導致人民幣總共貶值近10%。

中港商人胡先生:「我想它會貶值,我想至少要貶多10%。因為我在大陸做生意,我知道,現在他們不太景氣。」

中國7月的出口額比去年同期大減8.3%,下滑幅度創下四個月來新高。經濟學家認為,中共讓人民幣貶值的主要動機是促進出口,試圖改變經濟不景氣的現狀。

匯豐銀行前副總裁 投資學院主任 唐煥平:「貶值都是出乎意料之外,之前沒有任何警訊。但是為甚麼中國要貶值呢,主要是想把中國疲軟的經濟擡一下,怎麼拉擡呢,靠的是出口……」

彭博社Nick Wadhams:「中國上週出口數據下滑8.9%太糟了。這反映出政府打算藉此增加出口商品的競爭力。」

令外界意外的是,在週三收盤前夕,中共央行突然大手筆買入人民幣,令人民幣匯率出現反彈。大陸官方媒體的報導,也由原來宣稱人民幣貶值對中國有三大好處,改口為人民幣不存在持續拋售空間,央行完全有能力穩定人民幣匯率等。週四,人民幣繼續下跌,三日總跌幅達到4.66%,創20年新高。週五,人民幣匯率終於結束了連續貶值,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微調上升0.05%。許多投資人認為,北京已經出手阻止人民幣匯率繼續下滑。有金融分析師表示,此舉是為了安撫市場,同時也擔憂國內資本會大幅外逃。

大和證券亞洲首席分析師賴誌文:「我覺得這幾天(資金外逃)一定會加劇,因為大家都覺得人民幣會跌的話,整個問題會更加嚴峻。因為人民幣的利差交易實在太嚴重,拆莊壓力之下,人民幣貶值會更加厲害。」

對人民幣是否會繼續重貶,各界看法不一。有觀點稱,中國目前疲軟的經濟無法支持人民幣對美元的過高匯率,但也有分析認為,中共央行無力控制匯市,一旦放鬆對人民幣匯率的控制,就可能引發雪崩效應。由於習近平訪美在即,在此敏感時間點上,人民幣匯率的大幅變動還牽扯更多的政治因素和外交因素。

南加大美中學院執行主任 Clayton Dube:「若中共只在對其出口有利或方便時讓市場運作產生作用,這就不是真的經濟改革。」

今年3月31日,李克強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不能靠貶值來刺激出口,也不希望看到人民幣繼續貶值。而就在一個多月前,中共政府強力干預股市,中國市場的開放程度再度受到各界質疑。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中共政府自相矛盾、朝令夕改的表現,暴露了甚麼問題,背後究竟有甚麼樣的較量,我們將繼續予以關注。

撰稿:於淼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