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計劃命運大轉折的隱秘推手不是薄一波 是他?

【新唐人2014年12月26日訊】(新唐人記者李昱報導)曾經權傾一時的前中辦主任令計劃的下馬,在2014年年末真實的詮釋了這一句俗語「計劃不如變化快」。儘管對令計劃來說是一個絕望的黑色幽默,一向低調的他被外界翻出了他的過往。令計劃從山西的小縣城跳躍式的進入到中共團中央,實現其命運大轉折,誰是背後隱秘的推手,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從農村到工人再到幹部,令計劃的父親令狐野作為文革前的13級高幹,應該有能力幫其達成。但令計劃從縣城直接跨越到中央,實現「三級跳」,是他父親的能力無法企及的。

就在公眾探尋令計劃的升遷軌跡之時,多個大陸和香港媒體登載了署名鄭劭清的文章《誰是令計劃的「伯樂」》,揭開了這個謎。

文章提到,上海社科聯旗下《現代領導》雜誌2011年1月號曾轉載署名「郁風」的文章《令計劃:中南海的「大管家」》,這篇文章提到了提拔令計劃到中央的「伯樂」。

1973年12月,17歲的令計劃下鄉成為平陸縣一名插隊知青。沒多久就進了縣印刷廠當工人。1975年6月進入共青團平陸縣委工作,不久被提拔為團縣委副書記。1978年12月,調到山西省運城地委任職。

1979年,23歲的令計劃被團中央選中,到團中央宣傳部工作。而這關鍵的一步飛躍,為他此後躋身中央高層做了第一個鋪墊。那個時期正是來自山西的韓英擔任團中央第一書記。

報導透露,1979年,團中央在全國選拔人才,23歲的令計劃因而得以進京。

鄭劭清的文章描述了一些具體的細節,「在中央團校學習期間,令計劃認識了分管團校的團中央領導,從此『登州過府,平步青雲』。」文章還表示,令計劃1979年在團校學習時,團校校長為當時的團中央第一書記韓英。

公開資料顯示,韓英是遼寧阜新人,1973年擔任山西省委書記,1978年被中共前領導人華國鋒調往北京,任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擔任此職務到1982年。

為什麼韓英會選中令計劃?

令計劃到了團中央,曾經有人用三句話評價他:善於處理各方面的人際關係、善於領會上級意圖、善於總結和歸納。從這三句話,也可以窺視到,按照中共官場的所謂「優秀」人才的觀點看,令計劃是完全符合這個標準的。

不過,也有其他消息來源說,令計劃得以進入團中央,是薄熙來父親薄一波的鼎力相助。還稱,薄一波與令狐野是密友。但這個說法並沒有證據支撐。

近日大公網評論員馬浩亮表示,據他了解,薄一波和令狐野是密友的說法並不准確。他認為,薄一波在1930年代已經擔任了中共省委一級的高級幹部,與令狐野地位相差懸殊,二人也沒有工作交集。

令計劃落馬後,他與周永康有政治約定這一說,陸媒登載後又刪除,部分海外媒體曾一度大肆炒作令計劃深陷周薄政變集團。孰真孰假,一時難以判斷。令計劃究竟所犯何事,2014年年末中共高層權鬥廝殺最後一出疑案,恐怕要等2015年才能揭曉了。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