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曝陸樓市關鍵問題:誰會最先扛不住?

【新唐人2014年5月31日訊】(新唐人記者藍銘浩綜合報導)外媒曝陸樓市關鍵問題:誰會最先扛不住?

目前,中國大陸的房地產業普遍降溫已成為事實,樓市陷入了僵持階段。而在其中互相博弈的三方——購房者、開放商和政府誰會先投降呢?有美國媒體專門對此進行了分析。

《華爾街日報》5月30日的報導稱,無論是正等待房子降價的買家,或是希望需求反彈的開發商,還是擔心經濟增速的當局,誰會第一個投降,很大程度上將凸顯出中共如何對付這個「疑似嚴重泡沫」。

「三方博弈」看誰先認輸

文章引述中國房產信息集團研究主管洪德生觀點說,現在是個死局,開發商們押注市場將很快觸底反彈,只要當局屈從於經濟增速壓力。

數據顯示,買家率先投降的可能性最低,因為今年前四個月,大陸房地產銷售額已經累計下跌了10%,許多人因此決定先靜觀其變。不過,開發商的態度強硬,寧可讓庫存堆積也不願意降低價格。很多開發商能夠在一次短期的下跌中倖存,因此也敢於豪賭當局會最終放寬流動性來刺激增長。

文章認為,這使得政府陷入兩難——與過去相比,他們不推出扶持政策的決心似乎更為堅定;不過「摩根大通」的數據卻顯示,房地產行業為2013年中共GDP增速所做的貢獻已高達15.1%,當局已經被地產行業綁架。

其他兩大因素影響市場

文章還寫道,影響市場有其他兩大因素:一是反腐運動,二是投資者除了國內房地產外還有其他新選項。

地產中介中原地產創始人施永青說,中共官員和相關人士過去曾經佔到了買家的30%;這些人現在不敢再添置房產了,害怕吸引注意。另外一股強大的購買力是著眼短線受益的投資者。而隨著市場放緩,最近幾個月這些投資者也銷聲匿跡了。

已擁有多套房產的中國富人目前正忙著把資金轉到海外。根據仲量聯行的數據,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對海外住宅開發項目的投資同比增長80%。

報導表示,在價格持平的情況下,值得關注的一個數字就是庫存。在2012年和2013年的市場蓬勃期積極買入的土地,意味著2014年的時候會有更多的住宅供應出現。穆迪的估算顯示,4月底的時候,一線和二線城市的住宅存量相當於14個月的銷售量,接近2012年2月時候16個月的高位。這將使得房地產開發商的運營資金面臨很大壓力。

施永青說,成交量下滑之後將會出現降價,中國二、三線城市已有不少房屋供應過剩的情況,而小城市的過剩問題尤其嚴重。

有些槓桿率較高的開發商已經無法再捂盤太長時間了。大型開發商還能給債務展期,但即便是它們也很難再籌措到新資金,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小型開發商則在借高利貸,因為銀行已不願再借錢給它們了。穆迪指出,那些高槓桿、銷售執行弱的開發商最容易受到市場下滑和金融風險的衝擊,有些地產公司現金餘額已經不足以償還短期債務。

報導引述專註海外地產市場的承明資產管理董事長、原復地集團首席財務官王哲的觀點表示,通常而言,市場滑坡開始之後大約六個月到一年,開發商的現金流就會有麻煩。今年雖然它們財務狀況還可以,但估計撐不過9月份。到時候甩賣將全面展開,從小開發商開始,大的也會跟進。

過去十年都是當局先「投降」

一個大的未知數是,這種降價是否會迫使當局改變現有的立場。房地產不僅僅是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驅動力量,也是很多地方政府的最大收入來源:土地銷售有時會佔據預算資金的60%。放慢的房屋銷售意味著開發商沒有更多前來購買更多土地,這使得地方當局沒有辦法得到進行公共投資的資金,而增加公共項目投入是刺激經濟增長的一個手段。根據摩根大通的估算,地方當局的土地銷售收入在2014年會減少5%到20%。

報導最後稱,中共當局正在試圖讓地方政府擺脫對土地收入的依賴,但是其中的缺口很難被快速彌合。某國有房地產開發企業的首席執行官說,過去十年,每次都是當局先「投降」。在2012年庫存觸及高位之後,當局降低了利率並且增加了貨幣供應。該高管評論說,越是這樣,最後崩盤看起來就越發不可避免。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