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洲被拘輿論震蕩 「請放人」上榜中共慌

【新唐人2013年10月24日訊】(新唐人記者常春綜合報導)23日,廣州《新快報》頭版三個大字「請放人」,為被因連續發表了多篇批評A、H股上市公司中聯重科而遭湖南警方跨省刑拘的記者陳永洲發聲。而《新快報》能夠出面為記者發聲,在中國社交媒體引起強烈反響,「請放人」 迅速成為微博熱搜關鍵詞。

敝報雖小 但有兩根骨頭 請放人

《新快報》報導,18日,該報記者陳永洲,因發表有關批評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報導,被長沙警方以「涉嫌損害商業信譽罪」跨省刑事拘留。

陳永洲是繼劉虎後,《新快報》第二個被抓的記者。此前劉虎因通過微博實名舉報多名中共副部級官員及一些地方官員而被抓,罪名是涉嫌製造傳播謠言。

《新快報》在沉默了幾天後,10月23日頭版整篇發出喊聲,打出三個「請放人」的巨大字體要求警方釋放被抓的記者陳永洲。

文章說:各位讀者,我們的記者陳永洲報導了中聯重科財務問題,然後他就被長沙警方跨省抓走了,罪名是涉嫌損害商業信譽。對此,我們要吶喊——「請放人」。另外,在頭版正中顯著位置還寫著:「敝報雖小,窮骨頭,還是有那麼兩根的。」

該報的評論文章說,假如,你是個記者,寫了些批評某公司的報導。有一天,警察叔叔把你抓了。請你不要激動。。。現在,我們新快報的記者陳永洲,不幸成為了那個倒霉的傢伙。我們很想抽自己兩耳光。

海外媒體發表評論文章說,雖然在嚴苛的網路管控下,很多意見領袖先後宣布絕筆微博,但當23日的《新快報》頭版公之於眾後,滿屏還是響起了此起彼伏的吶喊助威聲,微博也再一次成為彙集民意的主戰場。因為在另一個場域里,主流媒體和各大門戶網站已經撤下了所有相關報導,將影響力壓到最低的官方意旨顯而易見。

「請放人」上榜成「排頭兵」

「請放人」,此三字也迅速成為微博熱搜關鍵詞,以及很多媒體在轉載消息時的「排頭兵」。

此外,頭版下方評論員文章中的那句話,「敝報雖小,窮骨頭,還是有那麼兩根的。」的影響力,僅次於「請放人」的吶喊。

有評論指出,《新快報》的央求雖然沒有換來陳永洲被釋放的消息,但是卻贏得了民間輿論場的一陣喝彩。

《新快報》還用兩根窮骨頭贏得了輿論的普遍讚譽。除了滿屏的頭版外,剩下的就是諸如「這樣的報紙不多了」、「向新快報致敬」、「難得見到這麼硬氣的媒體」、 「好樣的」此類的褒揚。

評論進一步指出,當前的輿論場已然沒有釋放出更多的空間去質問陳永洲本人,因為相較於其報導可能存在的瑕疵,可能存在的那些不為人所知的內幕,人們更願意齊聲向公權力說 「不」。畢竟輿論喧囂至此,即便報導有誤,即便陳永洲沒有採訪中聯重科的任何一個人,支持者們還是在沒有搞清楚基本事實的前提下,堅信自己的主觀判斷。因為向公權說「不」,在民間輿論場永遠能站得住腳,永遠能贏得掌聲和喝彩聲。

控制輿論收緊 「請放人」熱播令中共恐慌

近日,有學者發表文章指出,中共新領導人習近平「8.19」講話一個月來,從最初官方正式解讀迴避「輿論鬥爭」,到「輿論鬥爭」殺到前台,向各界「亮劍」,控制輿論的高壓態勢已十分清楚。

今年9月,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在福華會館舉辦「2013IFJ亞洲論壇-台、中、港、澳媒體變革與公民社會崛起」座談會。與會人員就中共箝制媒體發表了看法,據香港記協調查的數字顯示,對批評中共政府有顧慮的人高達5成,當地記者對中共政府的批評越來越有顧慮。

根據無疆界記者組織的世界新聞自由排名,證實香港回歸後新聞自由持續下降,2002年還排名全球第18名,但今年香港排名則下滑為第58名。

目前,包括人民網、新華網、央視在內的官方媒體都轉發了《新快報》的消息,不過還是著意突出長沙警方刑拘的事實,盡量隱去《新快報》的吶喊。

而地方眾媒體試圖以圍觀的力量尋求改變,《中國經營報》則延續了《南方周末》新年獻詞事件中《新京報》和《瀟湘晨報》的做法,顧左右而言他表明態度,「法國在 1881年出台了人類社會的第一部新聞法,我們的《新聞法》會在哪一年頒布?」

專欄作家李牧更是將該報捧為超級帝王,因為通欄重鎊「請放人」,無論獨裁還是民主,均無先例。有分析指出,從官方媒體的報導,可以看出「請放人」被熱播讓中共當局極度恐慌。

新聞回放

陳永洲自去年9月以來,曾連續發表十篇有關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報導,當中涉及「利潤虛增」、「利益輸送」、「畸形營銷」及「涉嫌造假」等一系列批評性內容。今年7月,中聯重科董事長助理高輝,在微博中連續發文,直指陳永洲的負面文章抹黑中聯重科,致其股價大幅下降。

隨後,《新快報》作出澄清,也發聲明表示控告中聯重科和高輝。在民事起訴狀中稱,高輝在未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蓄意將新快報相關報導描述為虛假報導,企圖混淆視聽,嚴重損害了該報聲譽,並侵犯了報導記者的合法權益。要求法院判決被告賠償《新快報社》損失1元、賠償記者陳永洲精神損失費10萬元並賠禮道歉。

目前,記協已介入新快記者事件的調查。

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92年,主要從事建築工程、能源工程、環境工程、交通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所需重大高新技術裝備的研發製造。公司註冊資本77.06億元,員工3萬餘人。2012年,中聯重科下屬各經營單元實現收入過900億元,利稅過120億元。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