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華埠 現在與將來 (一)

【新唐人2013年08月02日訊】在紐約華人聚集的地區有曼哈頓下東城的中國城,被稱作“華埠”,還有法拉盛、布魯克林等地區。華埠屬於歷史最悠久,在過去的十年間,華埠以移民家庭為主的人口在逐漸減少,而一些職業和單身人士逐漸住進華埠。社區裡的一些人士將這種變化稱為“貴族化”。 其實,造成華埠人口變遷的原因很多,本臺記者安心將以一份針對華埠土地使用和人口構成的報告為起點,和您一起來探討一下華埠的現在與將來。

這裡就是有百年歷史的華埠,看上去人來人往猶如往常。不過想像一下,隨著時間的推移,十年後華埠會有甚麼變化?這裡會有更多華人居住嗎?這裡有會有更多平價住房嗎,這裡的小商家會更加繁榮嗎?這裡需要蓋更多的豪華酒店嗎?我們手裡沒有水晶球可以預知未來,但是,我們可以從過去和現在的點滴,來窺探未來會是怎樣。

這份11頁紙的報告,為現在的華埠拍了一個定格照。看看,現在的華埠到底是甚麼樣。

這些點點線線和不同顏色,描繪出華埠的構造。報告顯示:華埠的範圍是西到中央街,東到東河岸邊,南到布魯克林大橋,北到東14街。

這些所有黃顏色的區域就是居住區。大片的居住區集中在東河岸邊一線,而以堅尼路為中心的華埠繁華地段,則是紅色和粉色標誌較多的商業和工業區。

再細看商業區,這些密密麻麻的藍色斑點,就是華埠小商業,佔商業區的94%。主要集中在華埠的繁華地段,以餐館業居多。這星星點點的紅色,就是高檔商家,包括79家高檔服飾店和62家餐廳,集中在地蘭西街和休斯敦街。

這張圖的淺綠色區域就是平價租房區,而橘黃色就是豪華居住區。

這就是華埠的土地使用的概況。報告作者之一的女士表示,其實數據顯示變化最大的就是,華埠人口的變遷,從以家庭居住的模式,在逐漸轉變為非家庭居住模式。
「以前華埠主要是移民家庭在那裏工作、生活,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職業人士和學生在逐漸遷移到這個社區。」

而這種變化正是華埠趨於貴族化的信號。調查報告數據顯示,從1990年到2010年的二十年間,華埠的非家庭人口從14%漲到24%,上漲了10個百分點,而家庭人口,從82%下降到73%,下降了9個百分點。

她還表示,其中一個表現,就是近年來,房東與住客糾紛增加,穩定租金住客最終被迫離開,房東修繕房屋後,以更高價格租給他人。

「因為房東總會找理由擔著風險,將享有房租保護法的房客逐出,然後把房間租給更年輕一代的單身人士,這些人往往願意付更高的房租。」

住客和房東的糾紛,近十年來在華埠不斷上演。住客協會的杰森表示,他們每週都有一次為住客講解如何解決房東給的律師信,如果很多住客反映的問題集中在一個房東身上,他們就會組織房客聯合起來爭取權益。

這也許是華埠人口變遷的一個原因。近年來紐約市府和一些投資機構也瞄準華埠地區開發項目。

「比如說,紐約市房屋局瞄準下東城的中國城,在一些區域進行發展項目,因為他們知道中國城這一代,對於房產開放商來講,更具誘惑力。」

發展當然是好事,但是要不要更注重一下當地居民的需求呢。

「好多人會說,這是自然的,是發展,可是發展你要看是甚麼樣的發展。你可以說蓋一個樓宇是發展,可是如果是一個豪華公寓的話,你不是為這個社區而發展,你是要改變這個社區,我們的立場就是要有利於現在的社區。」

豪華酒店也在走進華埠,不少人看準這個投資前景。美國華人酒店協會的黃華清也認為在華埠投資酒店業很有潛力。他自己也開了一家顧問公司,幫助客戶在酒店業發展。

「唐人街需要一個具有代表性的酒店,五星級的酒店,一定要一個大型會議室和一個停車場,就會把唐人街的生意帶旺,帶回來。」

調查報告是根據2010年人口普查而來,描繪出華埠的現在,預示華埠未來的走向。然而,數據難以表現的是人心,華埠有上百社團和社區組織,有些有近百年的歷史,他們的心在華埠,一直在為華埠的完整和繁榮不懈努力著,這也是數據難以統計的、不容忽視的力量。

要想知道更多百年華埠的現在與將來,請繼續關注我們的節目。

新唐人記者安心紐約報導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