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槿惠中國、朝鮮政策 牽動東亞安定

【新唐人2012年12月20日訊】韓國新領導人的出爐,也讓外界再次聚焦東亞局勢,尤其是朴槿惠對中國與朝鮮的外交政策。學者表示,樸槿惠的朝鮮政策較強硬謹慎,並且獲得韓國選民支持。至於她提出的中日韓同盟,學者認為,因為經濟前景未明加上日本政壇變天,可行性不太高。

朝鮮在韓國大選投票前一週發射長程火箭,牽動國際神經。

面對朝鮮挑釁,朴槿惠表現較強硬,要求朝鮮放棄核武再進行談判;而文在寅則認為應該無條件地與朝鮮談判,這也成為這位反對黨人權律師落選關鍵。

世新通識中心兼任副教授張少文:「過去有所謂的陽光政策,有和平繁榮政策,他們有一些人,把他批評為浪費的十年,他們經過了這段期間對朝鮮的援助,竟然沒有換取朝鮮的善意,反而換來了2010年的天安艦事件以及延坪島砲擊事件。(朴槿惠)不一定說比李明博總統執政期間更穩定,但至少在朝鮮想要挑釁的力道上面,或者是頻度上面,會有一些改善。」

學者說,朴槿惠的勝出,將改善李明博時代的兩韓僵局,但也不至於無保留地示好。至於與中國大陸的關係,朴槿惠提出了「中日韓同盟」,不過隨著日本政壇變天,也出現變數。

政大國關中心亞太所長蔡增家:「再加上安倍上臺之後,他跟中國大陸的整個釣魚臺問題還沒改善的時候,本來她(朴槿惠)對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她對這種自由貿易協定本來就沒有太大的興趣,所以她會更加持保留,所以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腳步放慢的話,那朴槿惠的中日韓同盟,我覺得,可行性就沒有那麼高。」

明年一月,中日韓將進行自由貿易談判,但因為樸槿惠的經濟民主化主張,進度可能被推遲,接下來,六方會談能不能重啟,成為東亞局勢的觀察重點。

新唐人亞太電視郭雲開、陳真台灣臺北報導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