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卸任告別之旅﹕最弱勢總書記無奈全退

【新唐人2012年12月4日訊】(新唐人記者王逍奇報導)已卸任中共總書記的胡錦濤12月1日參觀貴州遵義,這是胡十八大後的首次公開露面﹐引起外界關注。胡錦濤上世紀80年代被作為中共「第三梯隊」接班人栽培﹐而出任貴州省委書記三年。胡這次貴州之行﹐大有卸任告別之旅的意味。

從多名网友在微博發出的圖片可見﹐胡錦濤在貴州省委書記趙克志的陪同下﹐參觀了遵義會議會址﹐並與民眾合影。有團派背景的趙克志站在胡錦濤后側雙手合十作揖的圖片在网絡上瘋傳,而他周圍的隨行人員均無鼓掌或類似的動作,這個手勢在官方媒体對中共領導人的報導中很少見。

目前胡錦濤仍是中共國家主席﹐預期明年兩會也將卸任﹐屆時只保留黨員身份。十八大在中共元老們的政治干預下﹐10名政治局委員候選人選出7名常委﹐被淘汰出局的3人都是胡錦濤團派人馬﹐其中包括富有改革意識的團派大將汪洋﹑李源潮。

時政評論員﹑專欄作家鄭公燮接受新唐人記者採訪時指出﹐在新一屆政治局常委會中﹐團派與江派及太子黨的比例為1比6﹐胡錦濤佈局失敗導致他被迫無奈黯然全退。

他說﹕「胡錦濤的貴州告別之旅﹐反襯他缺乏政治資源﹑完全沒有家族政治靠山的背景。中共高層家族早已都變成了權貴階層﹐在以江澤民派系為主的中共權貴利益集團制約下﹐出身平民的胡錦濤做了十年『跛腳』總書記﹐『政令不出中南海』﹐一直到十八大佈局失敗﹐被迫黯然全退﹐也就成了必然和無奈。」



中共老人干政是傳統慣例 胡無力號令廢止

日本《朝日新聞》消息稱,11月11日舉行的党內高層會議通過了胡錦濤總書記「徹底引退」的決定﹐會議還通過了禁止前總書記江澤民等卸任后的党內高官干預政治的內部規定,為中共長久以來的「長老政治」畫上了休止符。

消息還稱,胡強調以兩點內部規定為「徹底引退」的條件﹕(1)無論曾經是否位居要職,卸任后絕不干預政治﹔(2)包括軍委主席在內,今后決不允許出現任何延長引退時期的人事例外。這兩點最終在內部會議上獲得了共識。

而在十八大開幕式上﹐中共從十三大到十六大前四任元老集體出席亮相,包括江澤民、李鵬、朱鎔基﹑李瑞環﹑宋平﹑尉健行、李嵐清﹑曾慶紅、吳官正、羅干等﹐只有万里、喬石未出席﹐但也列入十八大主席團41人的常務委員會名單中。

這十多名中共元老同樣列入十七大主席團常務委員會名單中﹐江澤民﹑曾慶紅﹑吳官正、羅干等元老同樣出席了十七大開幕式。十六大﹑十五大主席團常務委員會名單也同樣列入前任中共元老。這是歷屆中共黨代會的公開傳統慣例。

鄭公燮指出﹐中共老人干政既不是秘密﹐也不是潛規則﹐從鄧小平時代開始至今﹐老人干政一直是中共的公開傳統慣例﹐尤其是在權力換屆和政權危機時期。

他說﹕「胡錦濤如果真有能力號令中共元老們停止干政﹐也不至於十八大佈局失敗﹐因為胡的團派親信汪洋﹑李源潮出局﹐就是老人干政的結果。很難想象胡錦濤能以他一人引退﹐換取禁止中共元老們干政的傳統慣例﹐日媒消息的真實性令人懷疑。至於稱胡錦濤是為了保中共不立即解体而選擇全退﹐這不僅夸大了胡的能力﹐而且近乎欲加之罪﹐因為胡個人脫離中共權力捆綁值得鼓勵﹐儘管他的全退是出於被迫無奈。」

時政評論員胡少江在自由亞洲電台刊文分析﹐胡錦濤不再擔任軍委主席并不意味著中共老人干政的傳統將從此終結。假如胡錦濤有心恢复党的領袖和國家元首兼任軍委主席的制度,他本可以提議對党章進行相應的修改。但是胡錦濤并沒有這樣做,因此他的裸退并沒有制度層面上的意義,當然也就更談不上終止老人干政的傳統了。

文章指出,胡錦濤裸退之后,他本人并沒有明确表示將不會在政治上繼續發揮作用。根据中共現行的規定,作為曾經的總書記,胡錦濤仍將發揮作用,人們仍然將可以繼續看到他的名字与江澤民一起在公眾場合排在習近平之后、其他現任政治局常委之前。

文章稱,胡錦濤的裸退也無法阻止江澤民作為前核心繼續干政。中共老人干政有各种形式,有些形式是被以党的正式文件的形式規定的。例如,他們在閱讀党內、軍內的核心机密文件、對國家的政治事務發表意見等方面擁有等同于現任政治局常委的權力,等等。此外,他們還可以通過在關鍵時刻公開露面、通過直接影響自己在政治局常委會安排的代言人等其他方式影響高層政治運作。胡錦濤的裸退并沒有在制度上解決這一問題。



胡無家族政治靠山 當政長期受江派鉗制

胡錦濤當政十年時期一直是中共建政以來最弱勢的總書記。江時期的提法是「以江澤民為核心的党中央」﹔到了胡時期,改為「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党中央」﹐實行集體領導制﹐而9名政治局常委江系成員佔到6﹑7人。在江澤民退而不休﹑長期干政的陰影籠罩下﹐胡﹑溫的政令難出中南海﹐不僅受到江派政治局常委的鉗制﹐而且屢遭江派的公開挑戰。

前上海市委書記、政治局委員陳良宇自恃有江澤民、曾慶紅、黃菊為后台,挑戰胡錦濤的權威,在政治局會議上公開抵制胡溫的宏觀調控政策,把上海變成了獨立王國。胡錦濤十七大前拿下了陳良宇和黃菊的秘書王維工等貪官。

十七大後江派故伎重演﹐前重慶市委書記﹑政治局委員薄熙來以江澤民﹑周永康為后台﹐大搞「唱紅打黑」政治運動,聯合太子黨勢力﹐挑戰胡錦濤的權威,矛頭直接針對胡的團派親信汪洋。所有江派常委先後到重慶支持薄熙來﹐江的親信俞正聲﹑張高麗分別在上海﹑天津響應薄熙來。周永康的政法委形同「第二中央」﹐成了薄熙來「黑打」的保護傘。

胡錦濤在兩年內三訪廣東力挺汪洋﹐卻一直沒去過薄熙來主政的重慶。去年﹐胡在中共建黨90週年講話中﹐特別提到《關于党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指出應對文革和左傾錯誤「牢牢記取」教訓﹐被認為是對薄搞的政治運動正式定性。王立軍叛逃事發后,胡錦濤整垮薄熙來。

但十八大佈局最終還是由江派主導﹐胡力保的他政治遺產繼承人汪洋也沒能「入常」。在中共太子党們全面掌控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資源的現況下,江澤民、曾慶紅主張「江山還是紅色后代坐可靠」﹐代表了中共權貴階層的普遍看法。中共太子党們已經瓜分了中國經濟,如李鵬女儿所言,經濟命脈都把持在官二代手里,是出于「國家安全」考慮。

博客主解濱評論道﹐胡錦濤的十年就是和江澤民斗法的十年﹐他扳倒了陳良宇,他打倒了薄熙來,但最終還是沒有熬成婆。說到底他不過是出身貧寒的一介書生,沒有任何顯貴的背景或靠山,不是「我們的孩子」。他只是共產党雇佣的一個打工仔,在統治集團中沒有一個強大的集團例如太子党在做他的后盾。他不是敗在一個人的手下,而是敗在一個集團,一個体制。

胡錦濤的祖籍在安徽績溪﹐清朝末年﹐祖上遷到江蘇泰縣,是經營茶葉的徽商。在胡錦濤10多歲時,他父親胡靜之的茶庄被中共「公私合營」划歸當地供銷社﹐胡靜之也成為泰縣供銷社的一名職工。文革中,胡靜之得罪了當地的造反派,被扣上「貪污分子」帽子,慘遭迫害,先后被批斗﹑關押,身体垮了下來。1978年,年僅50多歲的胡靜之含恨离世。

《亞洲時報》報導﹐時年36歲的胡錦濤在甘肅任副處級幹部﹐赶回泰縣奔喪。他們父子情深,胡7歲喪母,胡靜之一直沒有再娶。在安葬父親前,胡錦濤找到當時泰縣縣長陸某及供銷社領導,請求為亡父平反,開一紙證明。當時有些部門的人勸胡擺兩桌酒請領導們,胡錦濤花50塊錢在泰縣飯店擺了兩桌﹐但卻沒人來赴宴。從此,胡再也沒有回過泰州。

胡錦濤59年考入清華大學水利工程系﹐65年畢業后留校任教工﹐並任政治輔導員﹔68年到甘肅支邊﹐任水電部四局八一三分局技術員﹐74年調任甘肅省建委秘書,受到時任甘肅省建委主任的中共元老宋平賞識。之後﹐胡錦濤一路升任建委設計管理處副處長﹑建委副主任﹑團省委書記﹔82年後升任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團中央第一書記﹐85年至92年先後主政貴州﹑西藏。



十八大報告中共集體決定﹕政改已被堵死

新華网11月20日報導﹐2012年1月,中共十八大報告起草工作正式啟動,中央成立由習近平任組長,李克強、劉云山任副組長,包括党中央、國務院有關部門和部分省區負責人在內的文件起草組。常委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李長春、賀國強、周永康對報告起草提出許多意見﹐政治局其他委員也做了修改。

《亞洲週刊》11月16日刊發對中國體制改革研究會研究員吳稼祥的專訪。前趙紫陽智囊吳稼祥是中共十三大報告起草人之一﹐曾領導過中共中央書記處辦公室政改研討小組﹐「六四」事件後被捕入獄3年。

針對提問「在大會上讀報告的是胡錦濤,而出任報告起草小組組長的是習近平,為什麼有如此安排?」吳稼祥說﹕這是承前啟後﹐「承接的是胡錦濤十年所做的,寫出來的是大家可以接受的;習近平未來要開啟的,起草小組組長是下一任總書記,這就確保報告不會出現下一屆領導人絕對不能接受的東西。」

中共十八大報告將「政治体制改革」寫入了章節標題,單獨成章,這是十三大以來首次﹐但出現了十七大沒有出現的「絕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和「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這樣的說法﹐在被稱作為十八大定調的胡錦濤7.23重要講話中沒有﹐實質上是把江派人大委員長吳邦國去年兩會提出的「五不搞」的主要內容搬進了十八大報告。

前《南方周末》常務副主編錢鋼撰文分析﹐得出的初步結論是:保守勢力依然強大,按照十八大報告所确定的路線,中共政治体制改革難有實質推進。

鄭公燮說﹕「十八大政治報告有一句以往沒有的提法『改革開放不會走改旗易幟的邪路』﹐這顯然不是胡錦濤的個人意志﹐而是中共全黨集體意志的體現﹐也是中共應對大廈將傾危機的基本方略﹐徹底阻斷了任何政改的希望。胡卸任總書記後﹐中共全黨集體意志就落到了新的政治局常委會和習近平身上﹐中共是不會允許通過政改自行退出歷史舞台的。」

《美國之音》報導也指出﹐很多觀察人士認為,十八大報告代表了中共最高領導層共同作出的一個決定,中國憲政民主政治改革的道路基本上已被堵死。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