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穀助健康 小心吃到精製大麥

【新唐人2012年11月19日訊】(中央社記者龍瑞雲台北19日電)董氏基金會今天表示,每人每天主食至少應有1/3來自全穀類,不過坊間的全穀食品並不一定是全穀,可能是精製後的大麥。

董氏基金會今天舉行「夯全穀,三高不要來」記者會。

現代人飲食過於精製,依據衛生署公告新版飲食指標建議,國人每天主食應該至少有1/3來自全穀類,但市面上常見的全穀類食品,除糙米、全小麥較容易辨識外,其它相似產品都容易被混淆。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說,全穀類食品的「全」有完整的意思,指未經過精製,所以含有麩皮、胚乳、以及胚芽等造的完整穀粒,在穀物名稱前有「全」或「糙」字的大都是全穀類。

許惠玉說,不過,坊間上常見的洋薏仁、小薏仁及珍珠薏仁、珍珠米則非薏仁,而是精製後的大麥(仁),但因為外觀和精白薏仁很像,所以容易被誤認。

她說,全穀類富含膳食纖維,可以幫助體重控制,並能有效預防及改善、控制多種疾病發生,如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高血壓、癌症等,建議民眾每天應攝取48公克、相當於2/3碗滿的全穀類。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