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駱大使為中國的成年人樹立了榜樣

【新唐人2012年5月25日訊】前一段時間,有一張照片和一篇小學生作文在互聯網上被頻繁地轉發,成為國內外華人之間的一個熱門話題。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2011年的10月,上海的一位9歲女孩楊芷湄參加美國皮克斯動畫展,被選中向全場最大的人物、也就是美國駐中國大使駱家輝問一個問題。大概小學生最關心的還是小學生的事吧,所以楊芷湄向駱家輝提出的問題是「大使先生,您小學時候的功課怎麼樣?」駱家輝大使單膝跪下,面對面地和楊芷湄交談了十幾分鐘。他這一跪,給這個中國小女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於是呢,今年5月初,這個上小學三年級、網名「蟹妹」的小姑娘楊芷湄寫了一篇要送去參加「魯迅青少年文學獎」比賽的作文,題目是《爸爸,請你跪下來跟我說話》。作文裡「蟹妹」說,跟爸爸說句話很不容易,因為她的爸爸又胖又高,身體像座鐵塔,跟他說話,要仰著頭,脖子會酸,而且爸爸沒有耐心,經常大手一揮就把她打發看電視去了。所以「蟹妹」從很小的時候就有一個夢想,爸爸能跪下來對自己說話。可惜爸爸怕跪下來褲衩會裂開來,所以拒絕了「蟹妹」的要求,是駱家輝大使幫著「蟹妹」實現了她的夢想。「蟹妹」是這樣描述她和駱家輝大使見面的經過的:

去年十月,我參加『美國皮克斯動畫展』。一個阿姨問我:「小朋友,你想問駱大使一個問題嗎?」她所說的駱大使是一個比爸爸個頭稍矮的伯伯,正在跟其他人說話。他是美國大使,是這裡最大的人物,很多記者圍著他拍照片。

我怯怯地走到他身後,說:「大使先生,您小學時候功課怎麼樣?』大使驚訝地回過頭,用英語說:『為什麼問這個問題?』我回答道:「我這次英語考試考了82分,媽媽罵了我。」我沒有說自己都快沒信心了。

駱大使和翻譯單膝『跪』在我面前。我驚呆了。他講了十幾分鐘,我被他的動作和周圍照相機的閃光嚇壞了。只聽到他說:他在小學六年級前,是只『菜鳥』。有一次,他做了件很壞的事,老師讓他寫檢討,還讓他在全體同學面前讀了。他覺得這樣下去不行,於是他發奮努力,成為一個優秀的學生。

我沒有記住多少他的話。我的腦海只有他們跪下來的畫面。我清晰地看到他關愛的眼神,還有耳邊的白頭髮。

那時候,我在想:什麼時候我的爸爸,可以跪下來跟我說話?

這個小姑娘的作文給許多中國人帶來了談資,有人說這是教養,有人說這是做秀,更有人把駱大使這一跪與他走馬上任時自己背背包、用減價券買咖啡、出差坐經濟艙聯繫在一起,說成是對中國的文化侵略。

其實駱家輝大使這一跪,在他來說是再自然不過的一個舉動了。駱大使自己有3個孩子,他一定就是這樣跟自己的孩子說話的。推己及人,見到其他孩子,駱大使也一定會下意識地有同樣的舉動。

在美國,很多成年人都是這樣子與孩子交流的。我在培訓教師的時候,更是反覆強調和孩子們的最佳交流方式是保持在同一視線水平上的交談。坐著、跪著、蹲著,都可以,但是不應當居高臨下、站著說。這個在美國是個常識,是從總統到草根平民都可以做到的事,沒有複雜的動因,也根本不需要研究和解釋。如果非要追究原因的話,其實就是簡單的兩個字——「平等」。

但是在等級分明的中國,大人跪著和孩子說話,卻成了新聞,這其實挺可悲的。「蟹妹」的作文說,她的爸爸很讚賞跪著和孩子說話的方式,認為這是給弱者小孩平等的機會;但是當「蟹妹」向爸爸提出能不能跪下來跟自己平等對話的時候,她爸爸只做了兩次,就找出各種藉口,又回到了原來的樣子。對此, 「蟹妹」一句話就總結清楚了:「真的,我覺得大人想改變自己,比小孩都難。」

中國人非常嚮往民主、自由、公平、正義的普世價值觀,而平等其實就是這些價值觀的基石。人種與人種的平等、人群與人群的平等、人與人的平等、大人與小孩子的平等,代表了理想的人際關係。很多理想其實就是從身邊的小事情開始實現的。孩子們長大了會是什麼樣,取決於他們小時候的得到的潛移默化,而他們身邊的成年人就是他們的榜樣。

文章來源:《自由亞洲電臺》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