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青楊:孫中山的職業精神

【新唐人2012年3月2日訊】1922年10月,上海一家英文報紙《密勒氏評論報》舉辦「中國當今十二位大人物」問卷調查,有1900多人參加, 2個月後結果公佈,孫中山以1315票名列第一。當時,他並不是政治舞台上風光八面的權勢人物。那個年代,從北到南都是軍閥當道,有實力的是「鬍子」出身的張作霖、布販出身的曹錕、秀才出身的吳佩孚這些人,他們有地盤、有槍桿。民意調查至少能夠表明,革命者出身的孫中山當年在公眾心目中的地位,他沒有權勢,但他歷經艱辛、參與締造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國,他有主張,有藍圖,有熱忱,不斷地在為中國尋找出路,民眾對他的敬意完全是發自內心的。

在他當選為臨時大總統時,有人質疑「論功應屬黃興,論才應屬宋教仁,論德應屬汪精衛」。那麼為什麼是孫中山?他們忘記了「論革命歷史,論海內外聲望,論建國學理,則應屬孫中山」。孫中山就是憑這三條,當選為第一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孫中山去世之後,政治家們不管他們在意識形態上有多麼大的分歧,都言必稱自己繼承了孫中山的革命精神。因為,在20世紀的中國,孫中山就是革命精神的象徵。  

關於孫中山的革命理論,讀了《中國近代史》就會發現,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非常先進,甚至一百年後的今天,都沒有過時。孫中山先生認為,中國是一個落後的國家,只有革命才能拯救中國。要成為現代化的國家,最好有三種革命同時進行。第一種革命是「民族革命」,第二種革命是「民權革命」,使命是建立一個民主的共和國制度,合理劃分公民和政府各自的權利,實現公民對政府有效監督,保證人民有當家做主的權力。第三種革命是「民生革命」,使命是防止財富向少數人集中,避免資本對國家和人民的統治。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國家繁榮強大、人民幸福富裕的目標。在一百多年前就能提出這樣的觀點,如此遠見卓識,怎不令人佩服!只是可惜,100多年過去了,我們依然沒有實現孫先生的理想。

孫中山提出了民族、民權、民生三個極富概括力的說法,如此準確,如此簡明,這三個詞幾乎抓住了中國問題的內核,他親手制定的《實業計劃》、《建國大綱》等也都代表了那個時代對於中國最有前瞻性的認識。他看到了一個更大的世界,他幾乎受到了各種不同立場的人們一致尊敬和交口讚譽,在近代以來的政治人物中,這簡直是個異數。即便是那些心懷鬼胎、自私自利的大小軍閥,往往也不是選擇公開與他對立的姿態,甚而在表面上認同他的觀點。他的人格力量大大超過了他所擁有的實際力量。

1894年11月,他在檀香山成立了第一個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派的團體——興中會。孫中山起草的興中會章程,明確揭示了中國所面臨的嚴重危機:「方今強鄰環列,虎視鷹瞵,久垂涎於中華五金之富,物產之饒。蠶食鯨吞,已傚尤於接踵;瓜分豆剖,實堪慮於目前。有心人不禁大聲疾呼,亟拯斯民於水火,切扶大廈之將傾。」他在1905年成立同盟會時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綱領,第一次提出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國的革命主張。1895年的廣州起義,是孫中山用革命的手段來實現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理想的第一次。從此,孫中山真正開始了革命活動,直接採取了武裝鬥爭的形式來進行反清革命,並開始在人們的心目中成為「革命黨」的旗幟。  

我們永遠不能忘記,孫中山在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任上,毅然決然放棄權位,實現承諾,辭去這一最高職務,這一壯舉,放在中國歷史上乃是前無古人的,這是近代政治文明的一束曙光,給予怎麼樣高的評價都不會過分,尤其考慮到這是在「官本位」根深蒂固的土地上發生的一幕,就更加值得敬佩。有了這一幕,孫中山就足以傲然屹立在歷史的天空下。在他離開這個世界八十多年之後,我們追念前塵往事,遙想他的形象,內心深處依然會產生「一覽眾山小」的強烈感受。

文章來源:《博客中國》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