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佳 助貧童出頭

【新唐人2011年7月15日訊】(中央社記者顏伶如波特蘭14日專電)最近1期「科學」(Science)雜誌報導,針對1400多名調查對象追蹤長達25年的研究顯示,低收入家庭孩童若從3歲就接受高品質學齡前教育,正面助益將可延伸到成年之後。

這項研究是由美國「國家兒童健康與人類發展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贊助,探討學齡前兒童教育的影響。這也是美國到目前為止,在這個領域當中規模最大、追蹤期間最久的研究。

研究團隊成員之一的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兒童發展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Child Development)研究人員歐素汝(Suh-Ruu Ou)今天對中央社記者表示,這項研究結果值得台灣教育主管機關與家長們借鏡,在於就讀幼稚園之前,也就是年齡在3歲到4歲之間的孩童,學前教育多半由父母決定,孩童能接受到什麼樣的學前教育,家庭經濟是主要的決定因素。

她指出:「但低收入戶家庭的父母基於經濟考量,可能無法提供兒童此類早期開始的學習機會。」

受到經濟不景氣的環境因素影響,歐素汝進一步分析,有鑑於台灣近年來失業人口增加,儘早全面評估考量低收入戶家庭有哪些需求,是政府當前面臨的重要議題,「預防勝於治療」是美國近年來不斷強調學前教育重要性的原因之一,這點值得台灣參考。

專研兒童發展的明尼蘇達大學教授雷諾茲(ArthurReynolds)與譚普爾(Judy Temple)率領研究團隊,針對芝加哥地區1400多名出生於1979年至1980年之間的低收入戶家庭兒童,進行了長達25年的生涯發展追蹤調查,其中9成以上的研究對象為非洲裔美國人。

這些研究對象居住地點是貧戶高度集中的社區。統計結果發現,年僅3歲就開始接受高品質學齡前教育的低收入戶貧童,隨著年齡增長,長大之後生涯發展會有較為正面的表現,收入也較高。

研究團隊分析發現,研究對象成長到28歲的時候,當年有接受學齡前教育的低收入戶兒童,出現酗酒、濫用毒品或藥物的比例,比沒有接受學齡前教育低收入戶兒童少了28%。涉及重罪罪嫌被逮捕的比例也減少了22%,上大學的比例則高出24%。

統計結果顯示,長大之後不管是學習成就、社經地位或職業技能,曾經接受學齡前教育的低收入戶兒童,都相對比較高。1000714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