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訶德:我看金正日的竄訪

【新唐人2011年5月31日訊】“竄訪”這詞頗為傳神,動靜相宜,亦邪亦正,表現了中國文字的精湛高深。之前,政府將“竄訪”用於達賴,現在民眾將它用於金正日,可見政府與民眾還是很有區別的。

  
因為金正日的竄訪,而他又只坐火車,一路向南,襲擾了大半個中國,打亂了許多地方的交通秩序與生活秩序——火車汽車避道、高速公路關閉、城市街道戒嚴、民眾出行管制……。也好在他只坐火車,若是再帶個車隊或者64抬大轎,不免更加擾民添亂。也好在他只來一個真身——我是猜測,或未必如此——,若是再弄幾個替身混搭而行,那麼就連國家機器也一併襲擾了。
  
中國是個禮儀之邦,講求賓至如歸,卻往往忽視了來客的人性與目的。過去我們吃過很多虧,不長記性似乎也成了“邦規”的一部分。
  
來客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主人的品位與德性。萬國來朝是盛世,扶貧助弱是人道,而交好狐朋狗友,甚至沆瀣一氣,助紂為虐,則是最大的不善。越是禮數周到,越是規格拔高,越是與善相離。
  
許多僵固的人寧信早已名存實亡的“戰鬥友誼”,固守所謂“戰略屏障”的冷戰思維。而喜歡幻想的人又常以為可以通過援手改善朝鮮的獨裁與落後,使其向著人類的共途靠近。但歷史與現實都在證明他們錯了。
  
一者,中國人從來尊崇“和為貴”,從來忌諱“干涉別國內政”,所以即便是遇到薩達姆、卡扎菲這樣的“遠親”,或者波爾布特、金正日這樣的近鄰,也會如個女發言人一樣站好丁字步,一板一眼說“政治解決”——就是眼看他們把異己異族殺光,問題也就“解決”了。
  
二者,金家朝鮮從來都是餵不熟的白眼狼,餵時只顧吃肉,不會理睬,一旦吃完,繼續要餵,否則便會咬你——作為毛澤東的政治遺產之一,所謂“鮮血凝成的戰鬥友誼”正在不斷添加中國人的鮮血與付出。
  
三者,金正日倘不出門就是對內施暴,一旦竄訪就是對外伸手。放眼世界,中國是他唯一伸手便有的國家,不必偷搶,拱手送上,這樣的“債主”天下鮮見。
  
一者失道,二者失明,三者失智,我們還要失去多少,失去多久?
  
以現實與未來計,中國對朝鮮的道義上的義務已經盡足,可以收手。金正日治下如此無道、如此孤立的家國可以離棄。況中國自己也要生存發展,中國人的生活中還有賣身救母、剖腹自醫的事情發生,哪兒到了可以豢養白眼狼做寵物的程度?
  
剛好看了一個奧巴馬座駕途中拋錨的視頻,那份平易與尷尬引得圍觀群眾陣陣爆笑。這在中國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在朝鮮當然更加不可思議——“將軍”走過的路徑總會千查萬驗,即便拋錨也會以人鋪墊,哪怕鋪成屍首。
  
這就是美國超越中國與朝鮮的根源所在:美國是人民的,中國是人大的,朝鮮是人渣的。

── 轉自《博客中國》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