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膨壓力升高 中印拉警報

【新唐人2011年4月15日訊】(中央社北京15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國和印度今天通報了高出預期的通貨膨脹率,使擔憂全球經濟物價壓力不斷升高的雙方央行官員和投資人更加振振有辭。

歐元區消費者物價漲升幅度也超出預期,至於預定今天稍後公布的美國數據可望呈現類似走勢,也就是通膨脹率雖仍溫和,但不斷攀升,主要原因在於糧食和能源價格上揚。

至於石油和糧食價格走高的原因之一,在於中國和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的成長堅挺。自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這些新興經濟體便與已開發經濟體分道揚鑣。

荷蘭中央合作銀行(Rabobank)全球金融市場部門負責人藍布瑞特(Jan Lambregts)說:「經過近來大幅反彈後,本週市場回軟乃意料中事,因為通膨顧慮再度凸顯。」

中國今年迄3月份為止的消費者物價膨脹率由頭2個月的4.9%加快到5.4%,為2008年7月以來的最快成長速度。

印度今年迄3月為止的躉售物價指數為8.98%,較迄2月為止的12個月期指數8.31%為高,也超出了市場預估的8.36%。

經濟學家預期,中、印雙方的央行將立即緊縮貨幣政策,以抑制通膨壓力。

在中國(共)總理溫家寶本週重申抑制物價決心後,中國(共)各銀行可能即將調高存款的應提準備率,而非貸放率。

中國(共)排除糧食和能源的核心通膨率,現正處於10年來最高點。印度情況相仿,1月份大幅上修的數據使得某些經濟學家論定,基本物價壓力超出他們的想像。(譯者:中央社張佑之)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