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什麼都不怕 答案在腦部

【新唐人2011年1月11日訊】(中央社華盛頓10日法新電)今天公布的研究報告顯示,青春期時,動物腦部出現變化,壓抑了童年時恐懼經驗。這項報告說明為何青少年有時行事魯莽。

科學家研究老鼠對恐懼反應,以了解青春期老鼠對電擊及噪音等與過去相類似經驗的反應方式。

  當他們將幼鼠、成鼠和進入青春期階段的小鼠相比較,他們發現青少年階段小鼠因壓抑對情境恐懼的反應,停止反應的比率與幼鼠和成鼠並不相同。 

而針對青少年階段小老鼠腦部活動檢測顯示,有關處理恐懼情緒腦部兩個區域杏仁基底(basalamygdala )及海馬迴(hippocampus)活動率也較低。

並不是這些小老鼠不知害怕,而是牠們的腦部不像幼鼠或成鼠腦部會傳出相同訊號。

「國家科學院學報」(PNAS)刊出這份研究報告,指出:「在這些小鼠進入青春期階段,就會對情境恐懼及相關神經元突觸活動產生壓抑。」

報告表示:「這項對情境恐懼短暫壓抑,和杏仁基底的突觸活動鈍化及海馬迴訊號減少有關。」

「在小鼠青春期之初,不會對情境恐懼有反應,但過了青春期,他們將恢復對恐懼反應。」(譯者:中央社陳蓉)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